香港是亞洲和全球最主要的金融市場之一,其股票市場總市值位列全球第7名。截至2025年2月,港股市值高達366962億港幣,高達13214隻證券在香港交易所上市。
多年來,由於香港亞洲金融中心的地位,再加上是通向中國的窗戶,有不少陸企,如:騰訊、阿里巴巴、中國工商銀行等在港交所上市,因而受到投資者喜愛。
對於外國人來說,陸股不好投資,有諸多身分限制,那麼港股就是外國人最好的投資路徑。
這篇文章將為大家帶來最完整的港股投資懶人包,包括介紹港股種類、港股交易規則、交易時間、漲跌幅機制、交易費用、港股怎麼買、如何研究港股以及港股近5年的表現等,和你分析港股值不值得投資。
香港交易所常見的投資產品
藍籌股
藍籌股是指高價值、市值龐大、業務成熟、業績長期穩定的公司。恆生指數成分股也被稱為藍籌股。
藍籌股例子(不包括全部):
- 騰訊控股(00700)
- 阿里巴巴 SW (09988)
- 匯豐控股(00005)
- 工商銀行(01398)
- 新鴻基地產(00016)
延伸閱讀:
紅籌股
紅籌公司是指總部以及其主要業務在中國大陸,但在公司在大陸境外註冊成立,並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的公司。
藍籌股 | 紅籌股 | |
起源地 | 西方 | 香港 |
顏色意義 | 藍色,代表價值最高的籌碼 | 紅色,代表中國 |
定義 | 市值大、價格高、業務成熟的公司 | 業務在中國,但在香港註冊、上市的公司 |
紅籌股例子(不包括全部):
- 中國移動(00941)
- 中國海洋石油(00883)
- 中銀香港(02388)
- 中信股份(00267)
- 華潤置地(01109)
H股
H股是指在中國大陸註冊成立,並由中國證監會批准在香港上市的公司。 這些公司的股票在香港上市,以港元或其他貨幣認購和交易。H股也被稱為國企股,因為這些公司多數是由中央政府部門或委員會轄下的國有企業。另外,部分H股公司也有在中國大陸上市,以人民幣交易,稱為A股。
H股例子(不包括全部):
- 騰訊控股(00700)
- 阿里巴巴 SW (09988)
- 中國移動(00941)
- 建設銀行(00939)
- 中國海洋石油(00883)
ETF
ETF (Exchange Traded Fund),中文叫指數股票型基金,是一種能追蹤主要指數、股票等商品走勢的基金。ETF 就像一個籃子,裝有一系列的股票。港股 ETF 就是以香港股票市場指數為標準的的 ETF。
延伸閱讀:
REIT
REIT 是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通過集中投資香港的購物中心、办公楼、酒店和服務式公寓等可提供租金收入的房地產投資,為投資者提供持续性的租金股息收入。
香港REIT例子(不包括全部):
- 領展房產基金(00823)
- 冠君產業信託(02778)
- 置富產業信託(00778)
- 越秀房產信託基金(00405)
- 匯賢產業信託(00405)
延伸閱讀:
IPO(新股):港股打新
首次公開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 IPO),是公司第一次向大眾發行和銷售股份來集資資金,並掛牌上市。投資者需透過認購抽籤 IPO 成為公司股東。在香港,IPO 也被稱為新股。
在香港,“打新股” 非常流行。打新股的意思是參與新股申購,如果中籤的話,就直接在新股上市後立即賣出套利。
投資者可到 aastocks 查看半新股的表現。半新股指的是剛上市不久的新股(IPO)表現。

2024全年,港股新股上市共有71家,首次公開招股集資額875億元,比2023年的463億元增加了89%,反映出了港股首次公開募股市場的復甦,躍升為全球第4大新股市場。
根據德勤的資料,總體來看,主板新股上市的首日回報率高達 8.4%,而 GEM(創業板)則為 -10.1%,平均上市收入回報率是7.6%,比去年的6.7%高,說明港股市場情緒有所改善。
渦輪(憑單)
窩輪(憑單/權證,warrants)是一種衍生工具,買入渦輪相等於買入一個權利,投資者可以在一段指定時間內(到期日),以指定價格(行使價),買入或賣出指定資產,此資產可以是股票、商品、外匯等等。
渦輪有分為兩種,分別是看漲和看跌的渦輪,即 Call 渦輪和 Put 渦輪。比如,投資者看漲 A 公司的股票接下來將上升,便可買入 A 公司的 Call 渦輪,因為理論上當公司 A 股價上漲,公司A的渦輪也會上漲,且上漲幅度會更高。相反的,如果看跌公司 A,那 Put 渦輪的價格也會上漲,投資者可從中獲利。
Call 渦輪 | Put 渦輪 | |
特定資產價格上漲 | 渦輪價格上升 | 渦輪價格下跌 |
特定資產價格下跌 | 渦輪價格下跌 | 渦輪價格上升 |
交易渦輪的好處是可以小刀鋸大樹,即用更低的價格,參與特定資產價格的浮動,加上渦輪是個槓桿工具,價格浮動更大。但浮動大同時也是壞處,當特定資產價格和買入方向相反時,其渦輪的價格下跌的浮動也很大。另外,但渦輪的內在價值在到期日等於零時,渦輪價格也會等於零。
延伸閱讀:
牛熊證
牛熊證是香港交易所在2006年引入的投資衍生產品,是一種槓桿投資工具。牛熊證與特定資產掛鉤,可以是指數或者是股票。如果看好資產價格會升,那就可以通過交易牛證獲利;相反如果看跌資產,就通過交易熊證獲利。 其概念和憑單(港股術語為渦輪,Warrant)的概念相似。
渦輪和牛熊證的分別在於,牛熊證有強制收回機制。強制收回機制的意思是,當牛熊證的交易價格在未到期前達到行使價(Exercise Price),都要即時結算,停止交易。而渦輪則不論是否到達行使價,投資者都可以在到期日或之前交易。
港股期貨
期貨合約是一種衍生工具,買賣雙方承諾在未來某個指定日期,以預先約定的價格買進或賣出指定數量的合約標的產品,這些產品可以是股票或指數。而指數期貨是港股投資者最關注的。指數期貨是直接以現金結算。當期貨標的資產價格大幅波動時,投資者會面臨增加按金的風險。當按金下跌到維持按金的最低水平時,投資者必須補充按金(術語:補倉),否則經紀商會平倉(術語:斬倉)。
一般投資者買賣期貨都是以方向性投資,也稱為單邊投機,即看漲或看跌。由於期貨是一種槓桿式投資,投資者需要考慮自己的財務承受能力,謹慎衡量風險,適當控制槓桿比例,以減少投資失誤帶來的巨大損失。
延伸閱讀:
港股指數,主要看恒生指數
恒生指數
恒生指數(HSI)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指數之一,被用作參考香港整體股票市場走勢。指數包括市值最大及成交最活躍,並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的公司,包括H股及紅籌股。成份股經流通市值調整,然後透過流通市值加權法去計算指數。
截至2025年1月,恆生指數共有 83 支成分股。

上圖為恆生指數在過去5年的走勢,2020年至今下跌了 22.80%,顯示香港股市整體的的走勢可說是非常弱的。這種疲弱的趨勢主要源於 COVID-19 疫情的爆發對全球經濟造成嚴重衝擊,導致市場信心下降。此外,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如俄烏衝突,也加劇了市場的不穩定性。
香港作為中國的特別行政區,其經濟表現與中國大陸密切相關。近年來,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大陸房企危機,對香港股市產生負面影響。特別是恆生指數中 H 股、紅籌股和其他在香港上市的內地公司佔比高達73%以上,對中國股市和經濟更為敏感。
此外,恆生指數的成分股主要集中在金融、地產等傳統行業。隨著全球科技和新能源行業的崛起,這些傳統行業的表現相對遜色,導致指數表現疲弱。
美國聯邦儲備局此前的升息政策導致全球資金流動性收緊,對香港這樣的開放型經濟體帶來壓力。此外,美元走強也對港元匯率和資本流動產生影響。
國企指數
恒生中國企業指數(國企指數,HSCEI)是由50支 H 股組成的加權指數,主要追蹤H股公司的表現。

上圖為國企指數在過去5年的走勢,2020年至今下跌了 27.44%。國企指數比恆生指數和中國經濟的關聯度更高,追蹤的都是的在港上市的中國內地企業。
紅籌指數
恒生香港中資企業指數(俗稱紅籌指數,HSCCI)是由25支紅籌股股組成的加權指數,主要追蹤紅籌股公司的表現。

上圖為紅籌指數在過去5年的走勢。對比恆生指數和國企指數,紅籌指數的走勢相對較強,2020年至今僅下跌 16.73%。
延伸閱讀:
港股市場基本結構:主板和創業板
香港聯交所主要分為主板和創業板。
在主板上市的公司都是具有較穩定和成熟的財務和業績記錄的公司,規模也較大。主板公司包括跨國集團、銀行、房地產開發商、互聯網公司和醫療保健提供商等。
創業板(Growth Enterprise Market)是在1999年由港交所推出的新股票市場,主要是讓規模較小,具有潛力的公司以更低的門檻上市港交所。起初創業板的交易量較低迷,但在經過改革後,近期港股創業板的交易量也越來越高,在創業板上市的公司也叫優質。
主板和創業板的分別:
主板 | 創業板 | |
財務狀況 | 上市前三年營運現金流必須超過 1 億港幣 | 上市前兩年的營運現金流須超過 3,000 萬港幣 |
盈利 | 上市前三年累積盈利超過 8,000 萬港幣 | 無要求 |
市值 | 公司市值超過5億港幣 | 公司市值超過 1.5 億港幣 |
股東人數 | 公司須至少有 300 名股東 | 公司須至少有 100 名股東 |
公司管理層變動情況 | 公司管理層最近三年無變動 | 公司管理層最近兩年無變動 |
財報告提交 | 每半年提交財務報告 | 每季度提交財務報告 |
港股交易時間
港股交易時段 | 全日市 | 半日市 |
開盤前競價 | 9.00a.m. – 9.30a.m. | 9.00a.m. – 9.30a.m. |
早市 | 9.30a.m. – 12.00p.m. | 9.30a.m. – 12.00p.m. |
中午休市 | 12.00p.m. – 1.00p.m. | 不適用 |
午市 | 1.00p.m. – 4.00p.m. | 不適用 |
收盤競價 | 4.00p.m. – 4.08p.m. 至 4.10p.m.之間 | 12.00p.m. – 12.08p.m. 至 12.10p.m.之間 |
在開盤和收盤競價期間,投資者可以自由在一個參考價範圍內輸入買賣交易價格,他們的訂單相互影響,交易量最高的價格將成為開盤和收盤價,並以該價格執行訂單。
在節假日如聖誕節、新年及農曆新年前夕為半日交易,當天不會有午市交易。
此外,極端天氣也將影響港股市場的交易情況,加如香港天文台發出八號(或以上)颱風信號、黑色暴雨警告,請留意香港交易所市場系統發放的訊息,以了解有關颱風信號/ 暴雨警告會否影響交易。
港股交易規則:港交所一手多少股?
在美股,最低交易單位為一個單位,比如 Apple 的股價是 155 美元一股,那交易成本也就是 155 美元。
而在港股,最低單位的較為單位也是一手。但不同的是,港股的每手股數是有每個公司自定。比如,騰訊的一手單位為 100 股,交易成本是 HKD331.6 x 100 股 = HKD 33160。工商銀行的一手單位為 500 股,交易成本是 HKD4.06 x 500 股 = HKD 2030。
我們可已在交易平台上得知每支股票的每手單位。這裡以 moomoo 手機 APP 示範,在搜尋股票後,可在報價頁面看到每手的股數。

另外,當股票不足一手時,所持股票被稱為「碎股」。碎股不能通過港交所對盤系統成交,但現今許多網絡券商都有提供碎股交易服務,如 moomoo(新加坡)、富途牛牛(香港)、微牛、长桥、老虎證券等等。
需注意的是,碎股的流通量是很少的,所以通常買入碎股的成交價都會比完整一手的價格高幾個價位,賣出碎股的成交價會比完整一手的價格低幾個價位。
碎股只能在港股的持續交易時段(即 9:30 am~12:00pm、 13:00 pm~16:00pm)交易,並無早市以及收市競價時段。
港股交易費用
项目 | 征收方 | 费用 |
交易征费 | 證監會 | 0.0027% |
交易费 | 港交所 | 0.00565% |
印花稅 | 政府 | 0.13% |
財務回報局交易征費 | 香港證監會 | 0.00015% |
交易系统使用费 | 港交所 | 0.5元 |
交易佣金 | 券商 | 視券商而定 |
港股漲跌幅機制
港股是沒有漲跌幅機制的,一切由市場自由決定。所以,港股有可能一天就崩 90%,也有可能一天起數十倍。
2019年,雅高控股(HKEX:3313)在被放棄納入 MSCI 中國指數後,其股價單日跌 98%,在一日幾乎吐回在該年高達 3800% 的漲幅。
在沒有漲跌幅機制下,顯然其風險是較大的,所以投資港股應該避免買入劣質的股票,以避免手中股票在一日內化為烏有。

延伸閱讀:
滬港通及深港通是什麼?
滬港通及深港通是中國大陸與香港股票市場互聯互通的機制,讓兩地市場的投資者可直接進入對方市場進行投資。
滬港通是在2014年11月推出的,讓香港及其他海外投資者可以通過香港證券商交易上海證券交易所(上交所)上市的合資格股票。同時,中國大陸投資者也可以通過大陸券商交易在港交所上市的合資格股票。透過滬股通,個人投資者可投資上證180指數的成分股、上證380指數的成分股、以及同時在香港和上海上市的股票(H股和A股)。機構投資者則可以投資創業板股票。
2016年8月,深港通機制推出,讓香港及其他海外投資者能通過香港證券商交易深圳證券交易所(深交所)上市的合資格股票。透過深股通,個人投資者可投資深證指數的成分股、深證中小創新指數的的成分股、以及同時在香港和深圳上市的股票(H股和A股)。機構投資者則可以投資創業板股票。
香港及海外投資者通過滬港通和深港通交易中國大陸股票都是以人民幣來結算,每手均為100股。
市面上只要是有提供港股交易的券商,都有提供滬港通及深港通交易服務,讓投資者可以直接投資在上交所和深交所上司的股票。
港股 vs ADR
像是阿里巴巴、騰訊、百度、京東等公司都有在美股和港股上市,那兩者有什麼分別呢?
美國預託證券(American Depositary Receipt,簡稱ADR)指在美國上市的非美國企業,以票據形式發行的投資工具。為了增加融資渠道,香港以及其他國家公司可以 ADR 的形式到美國上市。
ADR 的運作原理:美國投資銀行會先買入海外上市公司的股份,然後在美國股票市場發行代表該股票以美元結算的 ADR,讓在美國投資者可在美國股票市場參與海外公司的投資。
買 ADR 並不等於買入股票,因為 ADR 知識預托證券,所以投資者並不會有該公司的投票權,但也可以收取股息。
而買入在港股上市的公司,就等於買入其公司的股票作為股東,有投票權。
騰訊港股:

騰訊 ADR:

ADR 和港股的股價走勢是非常接近的,所以投資 ADR 和港股是沒什麼差別的。
那該到底該投資 ADR 還是港股呢?投資 ADR 是有匯率風險的,當匯率波動較大時,投資成本和股價表現也會跟著變動。所以,如果你主要是用港元來投資股票,那就沒必要轉換美元來交易 ADR。而如果你主要是用美元來投資股票,那投資 ADR 也會比較方便。
此外,交易 ADR 的門檻和入場費也相對較低,因為美股最低的交易單位是一股,而港股的最低單位為一手,交易港股的入場費也因此較高。
但要注意的是,美國在近兩年開始打壓在美國以 ADR 上市的中國公司,對其加強嚴管,導致許多 ADR 都正面臨從美股市場退市的風險,股價也因此下跌了許多。
延伸閱讀:
港股究竟值得投資嗎?港股近5年表現
過去五年,香港股市經歷了多次波動,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全球經濟環境變化、中美貿易摩擦、新冠疫情以及中國內地政策等。一起回溯恆生指數過去5年來的變化:
年份 | 收盤指數 | 年度變化(點數) | 年度漲跌幅(%) |
---|---|---|---|
2019 | 28,189.75 | +2,344.1 | +9.1% |
2020 | 27,231.13 | -958.62 | -3.4% |
2021 | 23,397.67 | -3,833.46 | –14.1% |
2022 | 19,781.41 | -3,616.26 | -15.5% |
2023 | 17,047.39 | -2,734.02 | -13.8% |
2024 | 20,059.95 | +3,012.56 | +17.7% |
在2019年,恒生指數上升了9.1%,主要受益於中美貿易談判的積極進展。全球央行貨幣政策轉向寬鬆,美聯儲三次降息(7月、9月、10月),支撐市場信心。然而,香港發生社會運動,影響本地經濟與投資情緒,特別是零售與地產板塊受壓。此外,內地經濟增長放緩,但中國政府加強財政與貨幣政策支撐,為市場帶來一定穩定性。當時的趨勢是港股跟隨美股走強,但政治風險抑制上升空間,波動加劇。
然而,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全球經濟受到嚴重衝擊,香港股市下跌3.4%,尤其3月份跌至全年最低點21,139點。然而,隨著美聯儲推出無限量化寬鬆 QE,美股快速反彈,帶動全球風險資產回升。之後,中國率先控制疫情,推出「六穩、六保」政策,加強基建投資與內需支撐。不幸的是,年中美國對華為等科技企業施加出口限制,陸股科技股承壓,阿里巴巴、騰訊等中概股開始受到監管關注。雖然港股V型反彈,但全年仍微跌,波動性極高。
2021-2022年,港股的至暗時刻降臨,市場持續低迷,分別下跌14.1%和15.5%。
2021年,內地掀起了監管風暴,7月教育行業「雙減」政策導致整個中概教育板塊股價暴跌(新東方、高途等市值蒸發逾90%)。互聯網科技企業(阿里巴巴、美團、騰訊)面臨反壟斷調查與數據安全審查,股價大跌。此外,當時還發生了恆大危機與房地產爆雷,恆大集團債務違約,引發市場擔憂中國房地產市場出現系統性風險,連帶影響內房股、銀行股、基建股表現。國際層面,美國開始縮減購債(Tapering),美聯儲轉向鷹派,準備進入加息週期,資金外流亞洲市場,港股資金動能不足。而內部,由於疫情反覆,香港旅遊與消費業疲弱,拖累本地經濟復甦進度。這些事件使港股承壓,進入熊市。
2022年,港股受到美國激進升息7次+中國「動態清零」的雙重夾擊,恒指跌至14,597點(10月),創2009年以來最低點。聯準會升息,導致全球資本流向美元資產,港元聯繫匯率制度下本地市場流動性趨緊。而嚴格的封控措施重創經濟,市場對中國增長前景悲觀,外資大舉撤出港股。當時還發生了黑天鵝事件,俄烏戰爭引發全球供應鏈危機,能源與大宗商品價格暴漲,影響亞洲企業盈利能力。中美審計爭端也導致中概股在美面臨強制退市風險,進一步影響市場信心。
2023年,恒生指數進一步下跌13.8%,年中一度跌破16,000點,創下年內新低。這主要歸因於市場流動性不足,以及外資對地緣政治風險的擔憂,MSCI中國指數與港股表現遠遜於美股,外資減持中港股票,資金外流至美股與日本股市。外患之下,還有內憂。當時原本的預期是 2022年底中國放開清零政策後,市場有望強勁復甦,但2023年內需疲弱、青年失業率高、房地產市場仍未回暖,令市場失望。
到了2024年,恒生指數回升17.7%,扭轉了連續四年的跌勢。恒生科技指數同期也上升了近19%,結束了連續三年的下跌。這主要是受3個因素驅動:
- 港股估值吸引力提高:估值處於歷史低位,部分資金開始回流中港市場。
- 中國政府加強救市措施:降準、降息,刺激經濟措施出台,市場情緒改善。
- 美聯儲轉向寬鬆預期:美聯儲9月開始降息,帶動全球風險資產回升。
2025年港股進入牛市?
香港股市在過去五年表現疲弱,陷入熊市,但自2025年初以來卻進入技術性牛市,恒生指數自1月中旬以來(截至2025年2月14日)已上升17%,恒生科技指數漲幅更達26%。
為什麼港股會突然進入牛市呢?主要有4個原因驅動:
首先,港股估值長期處於低位,存在技術性超賣現象。恒指自2021年31183點的高位一路下跌,最低曾見14794點,跌幅超過52%。在估值跌至歷史低點(本益比僅約9倍)後,市場開始尋求修復,特別是隨著藍籌股業績向好,例如滙控(00005)、騰訊(00700)等大市權重股的回購行動,使市場逐漸恢復信心。
其次,市場對美國政治影響的擔憂有所緩解。儘管市場曾憂慮特朗普再次當選後可能加劇中美貿易戰,但目前為止,他對中國的政策影響相對有限。例如,美國近期對中國商品加徵的10%關稅,中國也施以報復性關稅,並未對市場造成重大衝擊,中美仍有機會進行貿易談判,減少市場的不確定性。
第三,AI技術的突破帶動了科技板塊的強勁表現。DeepSeek 的橫空出世,推出的新一代AI技術在全球市場上引起關注,被視為中國科技領域的重大突破,更是重創美國科技股。
2025年1月28日,DeepSeek 效率更高,更便宜的 AI 算力,直接衝擊美股:
- 標普500指數跌1.46%
- 道瓊指數漲0.65%(因和科技股關係沒那麼密切)
- 關乎科技股的那斯達克指數跌3.07%
- 美國 AI 概念股更是下挫,如:英偉達持股的SoundHound AI跌11%,Serve Robotics -14%,BigBear.ai -11%, Palantir -4%、超微電腦下跌12%,C3.ai和Applovin跌超5%,甲骨文跌近14%
- 富豪榜上科技企業家身家大縮水,如:輝達的黃仁勳財富縮水了20%,蒸發201億美元;甲骨文聯合創始人 Larry Ellison的財富損失了226億美元;戴爾 Michael Dell 減少了130億美元;幣安趙長鵬少了121億美元
這一熱潮推動了中國 AI 概念股的上漲,例如阿里巴巴(09988)傳出可能入股 DeepSeek,股價自1月中旬以來大漲近50%,同時中移動(00941)、小米(01810)、百度(09888)等科技股亦受惠於此波動能。
最後,中國政府的「救市」政策逐步顯現成效。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中央政府陸續推出多項刺激經濟的措施,如減息降準、促進內需等,並在近期出手援助萬科(02202),穩定內房市場,避免重演恒大的困境。這些政策在短期內提振市場信心,帶動港股回升。
然而,這輪技術性牛市能否演變為真正的長期牛市,仍取決於四大關鍵因素的可持續性。首先,估值修復的動力隨著市場回升會逐步消退,未來需要企業業績的進一步支撐。其次,特朗普的政策是否會在後期加大對中國的施壓仍是未知數,可能影響市場情緒。第三,DeepSeek帶來的AI熱潮能否轉化為長期盈利增長仍待觀察。最後,中國政府的經濟政策是否能夠持續發力,進一步推動經濟增長,仍有待市場檢驗。
回顧港股歷史,上一輪真正的牛市發生在2020年第三季至2021年第二季,當時恒指由23124點飆升至31183點,累計上漲35%。相較之下,當前恒指仍處於約21800點水平,尚未突破當年牛市啟動點。因此,港股仍有上行空間,但未來走勢將取決於基本面的支持力度。
總體而言,2025年的市場回暖對投資者來說是積極的訊號,尤其是對強積金投資者而言已帶來可觀回報。然而,港股能否由「技術牛」轉變為「真牛」,仍需依賴企業盈利表現、中美貿易關係穩定、AI技術帶來的實際價值,以及中國政府經濟政策的有效性。
延伸閱讀:
- 熊市是什麼意思?一文看懂熊市特徵、原因、階段、例子
- 牛市是什麼意思?一文看懂牛市特徵、一二三期、影響、例子
- 什麼是本益比?教你如何用本益比買對股票!
- 川普關稅2.0是什麼?中美貿易戰再掀!5種投資應對美國關稅風險
- AI人工智慧概念股值得投資嗎?美國銀行AI股票推薦清單TOP20
- 全球富豪榜 2025 Top 30!世界首富馬斯克身價4000億全球第一人!
- 【陸股】外國人/台灣人可以買大陸股票嗎?怎麽買?投資中國股市前三思
想投資港股,該從哪裡開始研究港股?
投資需要定時掌握市場最新的資訊,如股價變動、業績報告、公司公告、財經新聞等等。以下介紹幾個適合用於獲得港股資訊的網站。
AA Stocks
AA Stocks 是港股投資者必用的網站。AA Stocks 提供香港以及中國和美國股市最即時的新聞更新、市場動態、證券報價、基本面和技術面分析等等。

雅虎財經
雅虎財經提供多元功能,包括公司基本資料、實時新聞、上市公司研究報告、圖表、股票篩選、個人投資組合管理等等。

富途牛牛
富途牛牛是個一站式投資平台,除了提供交易平台外,富途牛牛也提供港股、美股、新股、中國股等市場資訊。建議使用富途牛牛 APP,可以找到更多的進階數據如圖表、行情、研究報告、財報等,也可以在其社區上與其他投資者交流。

港交所披露易
上市公司的任何資訊,包括財報、通告、和其他文件都會上傳到披露易。
年報:

中期報告:

注意,港股和其他市場不一樣,港股並不規定上市公司發佈季度報告。通常投資者都會參考港股的中期報告(即半年/兩個季度)和年度報告。
其他文件:

延伸閱讀:
港股怎麼買賣?去哪裡交易?
投資港股的第一步是開立券商帳戶。和投資美股一樣,一般投資者都能透過海外券商(網路券商)開戶,而馬來西亞人還能通過馬來西亞網路券商及馬來西亞本地投資銀行以複委託形式開戶。
海外券商(網路券商)
目前市場上有兩種常見的海外券商:傳統海外券商和新興網絡券商。
傳統海外券商包括 TD Ameritrade、Interactive Brokers、Saxo Market 和 POEMS 等。新興網絡券商則有新加坡的富途證券 moomoo 交易平台、長橋證券 (Longbridge) 、第一證券(Firstrade)和老虎證券 (Tiger Brokers) 等。
使用海外券商的優點是交易成本較低,操作介面也十分簡單易用。有些券商還提供虛擬帳戶,讓用戶可以先熟悉操作再開始投資。
然而,使用海外券商也存在風險,例如安全性和監管問題,入金和出金手續費用可能較高。
想了解各家海外券商的特色、優缺點和評價,SSF 進行了一系列的開箱實測,提供給大家參考:
- 盈透證券 Interactive Brokers 評測
- 德美利證券 TD Ameritrade 評測
- 富途證券(新加坡)moomoo 評測
- 老虎證券 Tiger Brokers 評測
- 第一證券 Firstrade 評測
- 新加坡券商 POEMS 評測
- 長橋證券 Longbridge 評測
馬來西亞網路券商
FSMOne、Rakuten Trade、M+ Global 和 moomoo 也推出了港股交易服務,讓馬來西亞的投資者更容易地投資香港股市。這兩家券商都受到馬來西亞證券委員會的監管。
相對於本地投行的委託方式,本地網絡券商的優勢在於港股交易佣金更低。
Rakuten Trade | FSMOne | M+ Global | moomoo | |
佣金(以港幣交易) | 0.1%或最低HKD35 | 0.08%或最低 HKD50 | 0.1%或最低 HKD 18 | 0 |
佣金(以馬幣交易) | 0.1%(最低RM7、最高RM100) | 不適用 | – | – |
平台費 | HKD 15 / 交易 |
本地網路券商的入金和出金過程都可以使用本地銀行進行轉賬,非常方便,Rakuten Trade 還支持以馬幣交易港股。
想了解各家這兩家券商的特色、優缺點和評價,SSF 進行了一系列的開箱實測,提供給大家參考:
馬來西亞本地投行複委託
馬來西亞本地的大部分投資銀行,例如 CGSI、Kenanga、RHB Bank、Hong Leong Investment Bank 和 Maybank Investment Bank等,提供複委託券商(Sub-Brokerage)服務,讓本地投資者交易港股。
複委託券商的優點在於高度的安全性和便利性,投資者無需將資金轉換成美元,同時入金和出金也可以使用本地銀行進行,非常方便。
然而,複委託券商的缺點在於佣金費用較高。例如,CGS CIMB 交易美股的佣金費率為0.2%,最低佣金為80港元。對於小額投資者而言,25美元的佣金收費會增加投資成本,不太划算。
延伸閱讀:
總結
雖然投資港股市場相對較複雜,但只要多接觸、研究、實戰,相信很快就能掌握港股投資。
投資港股的好處是可以讓投資者有投資更多投資成熟穩健公司的機會,因為香港是世界最大的金融市場之一,許多知名成熟的中國和香港公司都在港交所上市,流通量也非常高。
但以恆生指數來看,香港股市近5年的走勢是非常弱的。恆生指數在近5年下跌了22.8%。意思是如果你在5年前買入恆生指數ETF,到今天你仍虧損著 22.8%。反觀美國 S&P 500 指數,近5年上升了80.91%。
港股走勢弱對投資者來說是好事還是壞事?對技術面投資者而言,是壞事。但對基本面、價值投資者而言,是好事,因為這意味著港股的估值相對便宜許多。只要做足功課,選對好公司,賺錢的機會也較大。
其他股市懶人包推薦閲讀:
- 新手買股票系列:最完整的美股投資懶人包
- 【陸股】外國人/台灣人可以買大陸股票嗎?怎麽買?投資中國股市前三思
- 日本股票大受巴菲特青睞!如何投資日股?投資日本市場必讀
- 新手買股票系列:最完整的新加坡股投資懶人包
- 【马股新手投资入门】如何买股票?1lot是多少?股票交易所、费用、交易时间
免責聲明
股票僅供示範用途,非投資建議。所有投資均有風險,建議大家在進場前做好功課和風險規劃。此文章內容僅作為教學、分享及參考的用途,而非專業的投資建議。由於個人的情況及需求不同,你可以聯係 Spark Spark Finance 團隊或咨詢你的理財規劃師,以取得專業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