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自1900年代後,歷史上曾經發生過數次金融危機事件,在全球化的經濟下,產業鏈之間環環相扣,只要出現重大的股災,就容易出現牽一髮而動全身,影響到數個國家的經濟發展。
歷史上所發生過的金融危機造成的股災後,讓場上無數的投資人在短時間內慘賠身家、血本無歸。本篇文章將和大家一同回顧歷史上這些重大的股災,是如何發生的,又能夠帶給我們什麼樣的啟發。
什麼是股災?
股災通常發生是無預警且具有破壞性的,容易出現在市場大量投機所形成經濟泡沫後,伴隨而來的是股價突然出現暴跌的情形,在短時間內大幅度下跌。
從歷史所發生過的金融危機所帶來的影響,大多會對國家經濟帶來嚴重的傷害,且時不時就會出現企業破產倒閉、失業率上升、資金外流、貨幣貶值,以及市場上投資人損失慘重等情況接二連三的出現。
延伸閲讀:
金融危機事件1:1929年美國股市大崩盤
股災背景
1920年代處於繁榮時期的美國,又被稱為是「咆哮的二十年代(Roaring Twenties)」。這個時期經濟快速成長,股市一片看好且屢創新高,許多投資人甚至貸款投入股市,風氣相當旺盛,而使得大多數人忽略風險意識。直到1929年華爾街的股災發生,經濟大蕭條給全世界帶來數年的困苦。
股災影響
1929年10月28日這天,是歷史上著名的「黑色星期一」,揭開長達10年的經濟大蕭條序幕。就在當天開市不久,道瓊指數大幅重挫,跌幅高達12.82%。隔天,10月29日道瓊指數繼續下跌,達幅高達11.73%。
崩盤之後,美國經濟陷入危機,失業率迅速攀升。工人失業、企業破產、銀行倒閉等現象層出不窮。至1933年,失業率更高達25%。也就是說,每4個人之中,就有1人失業。
而股票市場持續消彌長達3年之久,至1932年7月才告一段落。這場毫無徵兆的大崩盤,徹底擊垮投資人的信心,直到1954年,經濟水準才漸漸回復到1929年的水準。
![油價危機](https://sparksparkfinance.com/wp-content/uploads/2022/01/%E6%B2%B9%E5%83%B9%E5%8D%B1%E6%A9%9F-1024x576.jpg)
金融危機事件2:1973年石油危機
股災背景
工業之母「石油」,不僅汽車、飛機、輪船離不開石油,就連日常生活中的塑料、橡膠、化妝品也需要用到。
1950年至1973年,由殼牌公司、德士古、加利福尼亞標準石油、海灣石油、英國波斯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等七大公司組成的企業聯盟,全面壟斷石油市場,使原油價格壓低至平均每桶1.8美元。
過低的價格,引發產油國的不滿,藉由1973年10月爆發的中東戰爭,產油國為報復西方國家對以色列的援助,因此決定減少石油生產,提高石油價格,並對西方國家實施石油禁運的手段作為報復。
股災影響
1973年10月埃及突襲以色列爆發第四次中東戰爭,這場戰爭引發1973年延續至1974年第一次的石油危機。
石油輸出國組織(Organization of the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簡稱 OPEC)為了報復以色列及支持以色列的國家,決定減少石油生產,提高石油價格,並對西方國家實施石油禁運。
當時多數資本主義國家石油仰賴進口,在調升石油價格以前,每桶價格為3.01美元。但是到了1973年底,石油價格以提升至每桶11.6美元,成長幅度將近4倍,因此對各國產生極大的影響,並陷入嚴重的經濟危機。
由於石油價格快速上漲,加上石油制裁等影響,導致美國石油庫存緊張,許多工廠被迫停工,使美國開始採取一連串的節省石油緊急措施。
在這場危機中,美國通貨膨脹率直線攀升,自1972年3%左右,至1974年已經達到9.2%。經濟下滑,也使得失業率不斷上升。不只如此,這場經濟危機也使得股市大幅度下跌,並維持了很長一段時間,直到1976年才逐漸舒緩。
金融危機事件3:1987年黑色星期一
股災背景
自1982年開始,聯邦利率持續調降,企業獲利成長,失業率下降的情況下,美股歷經了5年的牛市,道瓊指數上漲將近2倍之多。
美國以及整個西方國家的經濟,都已經進入到了持續增長階段。加上海外資金的流入美股市場,使得美國股市水漲船高,因此讓多數投資人對股市充滿信心,就算當時每股市值已處於偏高的階段,但投資人仍認為牛市會繼續持續下去。
1987年美國政府揭露了高於預算的財政赤字,加上美元貶值,進一步打擊市場上投資人的信心。
推薦閱讀:
股災影響
1987年10月19日,美國道瓊指數一天內跌幅高達22.6%,創下美股歷史單日最大跌幅的紀錄,並引發全球股市動盪,因此這天又被稱為是「黑色星期一」。
短時間內災難蔓延至整個亞太地區及歐洲,世界各地的股票市場負面消息頻傳,加劇了投資人恐慌的心理,因此產生大量拋售潮。
此次的股災發生原因,多數人認為是因為股價過高、程式交易、羊群心理及市場上流動資金不足等因素造成。
最後在美聯儲發布了聲明,為金融市場提供流動性,透過調降利率、放寬政府借貸規則、購買公司債券和發放貸款,來緩解市場的恐慌及動盪,使市場下跌告一段落。
由於這次股災的發生,也使美股首次出現「熔斷機制」,當標普500指數如果出現大幅度下跌7%、13%、20%時,全美證券市場就會暫停交易15分鐘,這項措施是為了防止市場出現恐慌性的拋售。
延伸閱讀:
![金融危機貨幣泡沫](https://sparksparkfinance.com/wp-content/uploads/2022/01/%E9%87%91%E8%9E%8D%E5%8D%B1%E6%A9%9F%E8%B2%A8%E5%B9%A3%E6%B3%A1%E6%B2%AB-1024x576.jpg)
金融危機事件4: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
股災背景
90年代後,大量資本流入亞洲國家使經濟快速發展,這也使得各國匯率上升,加上各國為了吸引外國資金,而實施與美國之聯繫的固定匯率制度。但1995年開始,美元走強,加上許多亞洲地區的國家經濟呈現惡化,導致經濟出現泡沫,結果這場災難由泰國放棄固定匯率制度而引爆。
股災影響
1997年7月,泰國放棄「固定匯率制」並實施「浮動匯率制」後,揭開東南亞金融風暴序幕。當天泰銖兌美元匯率降幅達17%,使外匯及金融市場一片混亂。
此舉一路波及周遭國家,包刮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使資產泡沫化,股市出現暴跌,匯率及金融體系瓦解的現象。
同年11月,被譽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的韓國也爆發金融風暴,韓元匯率持續貶值,貶幅高達50%,因此外資將大量資金撤出韓國股市,導致韓國股市下跌近70%。隨之而來開始出現企業倒閉潮,光是前30大企業就倒閉19家。
在面臨國家破產之前,韓國不得不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申請援助,借款570億美元,短暫控制了這場危機。
但是不到幾個月,韓元繼續貶值,甚至接連影響日本,日本銀行、企業相繼出現破產的情況,使得這場東南亞金融風暴演變成亞洲金融風暴。
金融危機事件5:2000年網路泡沫
股災背景
1995年後資訊科技、互聯網快速發展,網際網路逐漸普及,人們的生活漸漸被網路所影響,越來越多網路公司成立,相關企業的股價快速上升,使投資人彷彿看見了一條康莊大道,紛紛將資金投入網路相關的標的。
資金湧入市場,使得美國股市在網路通訊、電信類股的股價迅速飆漲,帶動含有較多科技股票權重的納斯達克指數(NASDAQ)在1995年時突破1,000點,2020年3月來到5,132點的新高位置。
股災影響
隨著市場每天上演荒謬戲碼,整體環境氣氛熱絡,這顆巨大的泡沫正逐漸破裂。2000年4月,市場開始向下修正,當投資人留意到不對勁時,已經為時已晚,投資人信心潰堤,使得網路股幾近無量下跌。
納斯達克指數僅僅花了18個月從最高點5,132點下跌至起漲的1,400點,共跌了3,700多點,跌幅約73%。
起初因為網路熱潮飆漲的股票,隨著泡沫的破滅,如今多數企業倒閉,少數存活下來的企業股價也相當悽慘,陷入不斷腰斬的惡夢中。例如亞馬遜公司(Amazon)股價曾高達118元,在這場股災後,最低只剩下7元。
![金融危機股市大跌](https://sparksparkfinance.com/wp-content/uploads/2022/01/%E9%87%91%E8%9E%8D%E5%8D%B1%E6%A9%9F%E8%82%A1%E5%B8%82%E5%A4%A7%E8%B7%8C-1024x576.jpg)
金融危機事件6:2008年金融海嘯
股災背景
經歷2000年網路泡沫之後,聯準會(Fed)自2001年到2003年共執行降息13次,利率由6.5%降到1.0%。低利率的環境下,使得金融市場獲得更多資金青睞,美國房地產也因此活躍起來。
一般民眾紛紛投入房地產投資,就連信用不佳的人,也能藉由次級房貸取得購屋所需資金,貸款經紀人為賺取手續費,不惜使用各種放寬門檻條件吸引客戶。
各式貸款包裝成的衍生性金融商品不斷推出,在沒有適當的監督,加上市場風險意識極低的情況下,正醞釀場一場金融泡沫危機的降臨。
股災影響
2007年12月美國第二大次級抵押貸款機構「新世紀金融公司」申請破產後,引發美國次貸危機房地產泡沫破裂,隨後演變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機,也就是「金融海嘯」。
2008年9月,雷曼兄弟宣布破產。雷曼兄弟的倒閉為市場帶來了一系列連鎖反應,失業率不斷上升。道瓊指數自2007年高點13,930點至2008年10月時,最多已下跌將近6,000點,跌幅超過4成。
同一時間,美林被賣給了美國銀行,接著一連串的金融機構面臨倒閉,不僅造成信用緊縮,危機更擴及全球,造成全球金融市場全面崩跌。
2009年3月,道瓊指數最低跌到6470點,跌幅高達54.4%,而 S&P 500指數跌幅也超過50%。
金融危機事件7:2010年歐債危機
股災背景
2008年金融海嘯過後,歐洲部分國家因為大量借貸而導致無力償還。在2009年10月,希臘財政赤字及公共債務佔國內生產總值(GDP)更高達12.7%和113%,以至於遭到國際信評機構(惠譽、穆迪、標普)下調希臘信用評級。
推薦閱讀:
希臘債務危機拖累歐元走弱,不到半年期間,歐元兌美元已經由1.5跌至1.2,使危機逐漸蔓延整個歐洲。
股災影響
這股災難導致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又稱歐債危機。除了希臘,這股危機蔓延至愛爾蘭、葡萄牙、義大利、西班牙等國,因此又稱「歐豬五國」(由5國英文名稱第一個字母所組成「PIIGS」)。
由希臘的開啟的債務危機持續延燒,2010年愛爾蘭面臨同樣的情況,也爆發出債務危機,財政赤字及公共債務佔 GDP 創下新高。
2011年,西班牙及葡萄牙經濟也陸續出現困境,失業率上升,債務居高不下的情況,導致市場出現恐慌性拋售國債,使得債券利率大幅上升,使得借貸成本大增。
最後,歐盟成員國達成紓困協議,接受經濟的援助方案,並大力整頓財政狀況,控制支出,歐洲債務危機才債時告一段落。
延伸閱讀:
![新冠肺炎全球經濟股市危機](https://sparksparkfinance.com/wp-content/uploads/2022/01/%E6%96%B0%E5%86%A0%E8%82%BA%E7%82%8E%E5%85%A8%E7%90%83%E7%B6%93%E6%BF%9F%E8%82%A1%E5%B8%82%E5%8D%B1%E6%A9%9F-1024x576.jpg)
金融危機事件8:2020年新冠肺炎席捲全球
股災背景
2019年,在中國武漢首次出現不明原因的肺炎感染的案例。短短幾個月的時間,造成全球確診病例破萬,世界衛生組織將它命名為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
股災影響
2020年,新冠肺炎擴散至全球,疫情正式爆發,全球經濟活動亂了調,就連股市也動盪不安,美股四大指數及各國股市在2月接近3月時開始出現大幅大跌,半個月內股市一片恐慌。
在這段期間,除了疫情因素造成股市一片恐慌,還加上油價暴跌,導致3月9日,美國股市一開盤,S&P 500指數下跌7%,觸發熔斷機制,市場交易暫停15分鐘。
股市的恐慌尚未結束,3月12、16、18日又各別再次觸發熔斷。隨後在全球央行不斷撒錢救市,美國聯準會實施無限期量化寬鬆(QE)政策下,全球股市才脫離險境。
股災帶給我們什麼啟示?
透過歷史上所發生過的金融危機,股災的發生不但會對經濟帶來嚴重的衝擊,導致失業率攀升,企業倒閉、人民生活陷入困頓等情況。
從距離我們現在最近期所發生新冠肺炎造成的股災,市場大量拋售導致股價暴跌,過程中或許有許多投資人損失慘重,但也有人逢低承接股票,這場危機過後,隨之而來的卻是轉機的出現。
現在回過頭來看,多數國家指數已紛紛創下新高,而又有多少投資人順利度過這次危機,繼續活躍於市場中。
股神巴菲特曾說過一句名言:「海水退潮,就知道誰沒穿褲子游泳。」
每一次的金融危機考驗的是投資人的紀律性,是否在進場之前就做好投資規劃,是否有依照計畫確實執行。未來仍然還有機會再次出現股災,沒有人知道何時會發生。只有做好準備的投資人,才能在股災發生時臨危不亂,同時趁著危機發生時尋找適合的投資機會,才能長存於市場中,立於不敗成為贏家。
你可能感興趣的課題:
- 這7個金融風暴不能不懂!美國股市崩盤前都會出現這2個前兆
- 化危機為轉機!金融風暴期間要買什麼資產?一文看懂金融風暴投資佈局與應對心態
- 熊市、牛市週期如何賺錢?根據5短線+7長線,精準做好操作策略
- 一分鐘了什麼是通貨膨脹|一次看懂通膨類型、發生原因、利弊、對抗方法
- 你的加密貨幣交易所、券商倒閉了怎麼辦?一文看懂解決方法、破產原因,幫助你拿回資產!
免責聲明
此文章內容僅作為教學、分享及參考的用途,而非專業的投資建議。由於個人的情況及需求不同,你可以聯係 Spark Spark Finance 團隊或咨詢你的理財規劃師,以取得專業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