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金融體系的舞台上,「美聯儲 FED」的每一次會議都是金融世界的焦點。這些定期召開的會議,不僅在市場中掀起巨大的波瀾,更因會議結果的不確定性而引發投資者和經濟觀察者的廣泛關注。
FED 的決策不僅能左右金融市場的走勢,更在全球經濟格局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市場為了迎接這一時刻,常常在 FED 開會前夕進入一種緊張的氛圍,投資者密切關注每一個暗示和言論,企圖預測出未來的金融動向。
在過去的歷史中,我們見證了 FED 的每一個舉動如何在市場上掀起漣漪,無論是利率的微調還是對經濟狀況的評估,都直接影響了投資者的信心和行為。在這場看似冷靜的會議中,蘊含著對全球經濟走勢的深刻洞察,而市場也總是在這一刻展開一場舞台上的預測之戰。
在 2008 年金融危機爆發時,FED 採取了一系列應對措施,包括將利率降至接近零的水平,實施量化寬松政策,以提供流動性並穩定金融體系。此舉的目的是防止經濟進一步衰退,並促使金融體系的恢復。
在 2020 年 COVID-19 疫情大流行期間,FED 再次迅速行動,將利率降至接近零的水平,實施資產購買計劃,以應對疫情對經濟的衝擊。這些舉措旨在提供支持,保持金融穩定,並促使經濟復甦。
由此可見 FED 會議做出的金融決策影響力非凡,造成許多的焦慮、期待和不確定性。
市面上常用詞語包括美聯儲、聯準會、FED、FOMC,這些名詞都涉及到美國的中央銀行體系,但它們強調了不同的層面和功能。
本文將一一介紹 FED 的架構、定位和職能,讓讀者對於 FED 有基本認識,從而更靈活地調整投資組合。
*最後更新:2024年6月13日
FED(聯準會、美聯儲、FOMC)是什麼?聯邦儲備系統
對於市面上的用詞,包括美聯儲、聯準會、FED、FOMC,這裡一一解釋。
這些名詞實際上指的是同一個組織的不同部門或相關實體。
- 美聯儲(Federal Reserve): 這個名詞通常是指美國的中央銀行體系,全名為美國聯邦儲備系統(Federal Reserve System,簡稱 FED)。美聯儲是一個獨立的美國政府機構,負責監督和調節國內金融體系,制定貨幣政策,以確保金融穩定和促進經濟增長。
- 聯準會(Federal Reserve Board): 這是美聯儲的主管機構,簡稱 FED。聯準會的主席和其他成員由美國總統任命,並在參議院的批准下提名。聯準會主要負責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并監督聯邦儲備系統的運作。
- FED(Federal Reserve): 這是美聯儲的簡稱,通常用於指代整個聯邦儲備系統。人們可能會使用 “FED” 一詞來談論美國中央銀行體系的各個方面,包括其政策、功能和操作。
- FOMC(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 FOMC 是聯邦儲備系統中的一個委員會,由聯準會的七位理事和來自12 家聯邦儲備銀行的四位銀行總裁組成。FOMC 主要負責制定美國的貨幣政策,包括利率水平和其他相關政策。FOMC 的會議通常受到市場關注,因為它們的決策會對金融市場和經濟產生直接影響。
這些名詞通常是在討論美國的中央銀行體系時使用的,因此主要適用於美國的金融體系。以下是一些通常的使用情境:
- 美聯儲: 這是一個廣泛使用的名詞,通常用於指代整個聯邦儲備系統。
- 聯準會: 這個詞通常用來指稱聯邦儲備系統的主管機構。
- FED: 這是對美聯儲的簡稱,有時也用來指代聯邦儲備系統的整體。
- FOMC:這個名詞通常用來指代聯邦儲備系統中的決策委員會,其會議關注貨幣政策和利率等重要事務。
總的來說,這些名詞主要在討論美國的中央銀行體系時使用。
聯準會 (FED) 是怎麼誕生的?
美國聯邦儲備系統(Federal Reserve System,簡稱美聯儲或 Fed)是美國的中央銀行體系,依據美國國會通過的1913年《聯邦準備法案》而創設,以避免再度發生類似1907年的銀行危機。
美國最早具有中央銀行職能的機構是1791年批准的美國第一銀行和美國第二銀行。美國第一銀行成立於1791年,是美國歷史上第一家中央銀行,由亞歷山大·漢密爾頓(Alexander Hamilton)創建。美國第二銀行成立於1816年,由詹姆斯·門羅總統(James Monroe)創建。兩家銀行都被國會授權為期20年,但都因國會拒絕續約而解散。
1837年至1862年間的「自由銀行時代」美國並沒有正式的中央銀行,而自1862年至1913年間,一個私營的國家銀行系統(J.P. 摩根公司)行使著這項功能。
1907年,美國發生了嚴重的金融危機。這次危機導致多家銀行倒閉,金融市場崩潰,數百萬人失業,經濟陷入衰退。危機的發生促使美國國會通過《聯邦準備法案》(Federal Reserve Act),創建了聯邦儲備系統(FED)。
延伸閱讀:
聯邦儲備系統在美國經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是美國經濟穩定的支柱。
它的歷史是一部充滿挑戰和變革的歷史,雖然曾經面臨過許多挑戰,包括金融危機、戰爭和政治鬥爭,但它也不斷地發展和完善,成為了世界上最強大的中央銀行之一。
聯準會 (FED) 的組織架構
聯準會 (FED) 是由三大機構組成:
- 聯邦準備理事會(Federal Reserve Board of Governors)
- 聯邦準備銀行(Federal Reserve Bank)
- 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
此外,聯準會受到美國國會監督。
聯邦準備理事會 (Federal Reserve Board of Governors)
總部位於華盛頓特區的聯邦準備理事會,算是 FED 的首腦。理事會的職責如下:
- 監管12家聯邦準備銀行的運作
- 每兩周召開一次會議,討論貼現率、存款準備率等
人事安排方面,聯邦準備理事會一共由7位理事組成,包括主席和副主席在內,皆由美國總統提名,也必須獲得參議院通過。同時,聯準會理事,都兼任 FOMC 成員。
聯邦準備理事會主席的任期為4年,可以連任。但若主席遭到罷免,其他理事都必須同步退出,這是為了避免前主席憑藉其影響力,架空新任主席。
2024年聯邦準備理事會理事名單如下:
主席 | 鮑威爾(Jerome H. Powell) |
副主席 | 菲利普傑斐遜(Philip N. Jefferson) |
第二副主席 | 邁克爾巴爾(Michael S. Barr) |
理事 | 包爾曼(Michelle W. Bowman) |
理事 | 麗莎庫克(Lisa D. Cook) |
理事 | 阿德里安娜 庫格勒 (Adriana D. Kugler) |
理事 | 克里斯托弗沃勒(Christopher J. Waller) |
根據官網,聯邦準備理事會的 7 位理事中,Adriana D. Kugler 的任期將在 2026 年1月31日到期。他將由美國總統提名,經參議院同意後,才能繼續留任。
如果這名理事均未能獲得參議院同意,那麼聯邦準備理事會將需要在 2026 年2月之前舉行臨時會議,選出新的理事。
聯邦準備銀行 (Federal Reserve Bank)
聯邦準備銀行的主要職能如下:
- 執行聯準會 (FED) 的決策
- 監督美國銀行業與和金融系統
根據《聯邦準備法案》,美國一共劃分成12個準備區,每一個準備區都設有一家準備銀行,個別管理所屬地區金融事務。2024年的名單如下:
主席 | 聯邦準備銀行 |
蘇珊柯琳絲(Susan M. Collins) | 波士頓聯邦準備銀行 |
約翰威廉(John C. Williams) | 紐約聯邦準備銀行 |
帕特里克哈克(Patrick T. Harker) | 費城聯邦準備銀行 |
洛雷塔莫斯特(Loretta J. Mester) | 克利夫蘭聯邦準備銀行 |
托馬斯巴金(Thomas I. Barkin) | 里奇蒙德聯邦準備銀行 |
拉斐爾博斯蒂克(Raphael W. Bostic) | 亞特蘭大聯邦準備銀行 |
奧斯坦古爾斯比(Austan D. Goolsbee) | 芝加哥聯邦準備銀行 |
凱瑟琳奧尼爾佩斯(Kathleen O’Neill Paese) | 聖路易斯聯邦準備銀行 |
尼爾卡斯卡瑞(Neel Kashkari) | 明尼阿波利斯聯邦準備銀行 |
傑弗裡施密德(Jeffrey R. Schmid) | 堪薩斯城聯邦準備銀行 |
洛根(Lorie K. Logan) | 達拉斯聯邦準備銀行 |
瑪麗達里(Mary C. Daly) | 舊金山聯邦準備銀行 |
值得一提的是,每間聯邦儲備銀行的股權,都並非由政府獨資持有,而是由公私部門共同持有。每家準備銀行都有自身的董事會,由9名董事組成,其中3名由聯準會任命代表公部門;其餘6名則由管轄區內的會員銀行選舉產生,代表私部門。
上述12家銀行里,紐約聯邦準備銀行算是主要成員,因他們負責公開市場操作,和持有資產最龐大。
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 (FOMC)
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 (FOMC) 主要職責是:
- 制定美國貨幣政策,包括設定準備金要求、貼現率等
- 負責包括買賣政府債券在內的公開市場操作
- 在經濟增長、物價穩定之間拿捏平衡
此外,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 (FOMC) 會每年固定在華盛頓召開8次利率決策會議,決定隨後的聯邦基金利率(FFR)走向。所以,大家常常在新聞上看到“聯準會升息”的動作,是由聯準會中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 (FOMC) 負責的。
FOMC 2024年的利率決策會議的開會日期如下:
2024年會議次數 | 日期 |
1 | 1月30日至1月31日 |
2 | 3月19日至20日 |
3 | 4月30日至5月1日 |
4 | 6月11日至12日 |
5 | 7月30日至31日 |
6 | 9月17日至18日 |
7 | 11月6日至7日 |
8 | 12月17日至18日 |
至於人事安排,FOMC 是由12位投票成員組成,其中7位是聯準會理事;1位是執行貨幣政策的紐約聯邦準備銀行主席;另4位成員,則是其餘11家準備銀行主席每年輪流擔任。
FOMC 的主席是由聯邦準備理事會的主席擔任;副主席的位子,則由紐約聯邦準備銀行主席坐上。
聯準會 (FED) 為何牽動全球市場神經
雖然聯準會 (FED) 主要服務美國市場,所作出的決策都以美國經濟與金融、物價穩定性為主要考量,但由於美國是全球經濟實力最強的國家,且美元是全球流通貨幣,因此 FED 的一舉一動,都會受到各國投資者關注。
《聯邦儲備法》規定,聯準會實施貨幣政策「以有效促進充分就業、穩定物價和適度長期利率的目標。」儘管該法列出了三個不同的貨幣政策目標,但聯準會的貨幣政策使命通常被稱為雙重使命(dual mandate)。
原因是,在一個經濟體中,想要工作的人要么有工作,要么可能很快找到工作,而且價格水平(指消費者購買的商品和服務的價格的廣泛衡量標準)穩定,就會創造出穩定的經濟環境。
聯準會通過調整貨幣政策來影響通貨膨脹和就業率。貨幣政策是指中央銀行對貨幣供應量和利率水平的控制。然而,聯準會的貨幣政策對通貨膨脹和失業率的影響存在滯後性,通常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看到貨幣政策的效果。
具體來說,聯準會通過以下方式影響貨幣政策、通貨膨脹和就業率。
聯準會(FED)貨幣政策、通貨膨脹和就業率的影響
貨幣政策
- 利率政策:
- 聯邦基金利率是聯邦銀行之間隔夜拆借利率。聯準會通常透過調整聯邦基金利率、購買或出售國債等方式來實現其貨幣政策目標。
- 提高利率通常用於抑制通脹,降低利率則有助於刺激經濟增長。這種利率調整影響著消費者和企業的借款成本,從而影響支出和投資決策。
- 例如,聯準會加息可以提高借貸成本,從而抑制消費和投資,進而導致經濟增長放緩,并最終導致通貨膨脹下降。聯準會FED降息可以降低借貸成本,從而刺激消費和投資,進而導致經濟增長加快,并最終導致通貨膨脹上升。
- 資產購買或出售:
- 聯準會可以通過購買或出售國債、抵押貸款支持證券等資產來增加或減少貨幣供應量。
- 例如,聯準會購買國債會增加貨幣供應量,從而降低借貸成本。聯準會出售國債會減少貨幣供應量,從而提高借貸成本。
- 再貼現率:
- 再貼現率是聯邦銀行向聯準會借款的利率。聯準會可以通過調整再貼現率來影響商業銀行的借款成本。
- 例如,聯準會提高再貼現率會使商業銀行的借款成本上升,從而抑制消費和投資,進而導致經濟增長放緩。聯準會降低再貼現率會使商業銀行的借款成本下降,從而刺激消費和投資,進而導致經濟增長加快。
通貨膨脹
- 通脹目標:
- 聯準會的一項主要責任是確保通脹水平保持在一個合理的目標範圍內,通常被視為 2%。通過調整貨幣政策,聯準會試圖達到這個目標,以保持物價的相對穩定。
就業率
- 就業目標:
- 聯準會同時追求提高就業率。通過利率調整,聯準會試圖促進經濟增長和創造就業機會,以維持就業率在一個合理的水平上。
- 聯準會將失業率的目標設定為低於5%。如果失業率高於5%,聯準會可能會降息以刺激經濟增長,從而降低失業率。如果失業率低於5%,聯準會可能會加息以防止經濟過熱。
此外,聯準會的貨幣政策還會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例如全球經濟形勢、原油價格等。
總的來說,聯準會透過其貨幣政策的制定和執行,通過影響利率水平,從而影響經濟的整體運行,包括就業率。這種影響可以在通脹、就業率和經濟增長等方面體現出來。
延伸閱讀:
歷史聯準會利率
下表顯示了聯準會 2022 – 2023 年的利率變化歷史。
日期 | 聯準會利率,FEDERAL RESERVE INTEREST RATE |
2023 年 12 月 13 日 | 5.25%-5.50% |
2023 年 11 月 1 日 | 5.25%-5.50% |
2023 年 9 月 20 日 | 5.25%-5.50% |
2023 年 7 月 26 日 | 5.25%-5.50% |
2023 年 6 月 14 日 | 5.00%-5.25% |
2023 年 5 月 3 日 | 5.00%-5.25% |
2023 年 3 月 22 日 | 4.75%-5.00% |
2023 年 2 月 2 日 | 4.50%-4.75% |
2022 年 12 月 14 日 | 4.25%-4.50% |
2022 年 11 月 2 日 | 3.75%-4.00% |
2022 年 9 月 22 日 | 3.00-3.25% |
2022 年 7 月 28 日 | 2.25%-2.50% |
2022 年 6 月 16 日 | 1.50%-1.75% |
2022 年 5 月 5 日 | 0.75%-1.00% |
2022 年 3 月 17 日 | 0.25%-0.50% |
聯準會上次升息是在2023年7月26日,并且一直保持不變至今。2022 年和 2023 年,聯準會11 次上調基準利率,試圖讓過熱的物價上漲降溫。由於通膨已經緩解,分析師預計聯準會將保持利率穩定,然後在 2024 年稍後降息。
不過,主席鮑威爾表示,可能在9月降息。目前通脹和工資增長都有放緩的趨勢,但是還沒有完全到達可以降息的點,預計最快9月才有望降息。
延伸閲讀:
FED 會議最新記錄
以下是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於2024年7月30日至2024年7月31日舉行的貨幣政策會議聲明。
- 最新會議日期:2024年7月30日至2024年7月31日
- 最新會議記錄公布日期:未公佈
- 上一届會議日期:2024年6月11日至2024年6月12日
- 上一届會議記錄公布日期:2024年7月3日
據 7 月 30 日至 31 日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 (FOMC) 會議聲明,此次會議聲明的措辭較上一次(2024年6月11-12日會議聲明)有三處變化。
- 修改對經濟的描述,把就業强勁,改爲放緩,承認失業率上升(上次會議說失業率在低位)
- 進一步肯定通貨膨脹下降至2%的目標,取得適度進展,通膨與就業趨向平衡。這主要原因是因爲 CPI 年增長下降,以及非農就業數據工資水平降至3年來降低水平。
- 視角從關注通膨進展轉向就業和物價兩者關係的挑戰
FOMC 認爲最快9月能夠降息。目前,利率區間已連續8個月維持在5.25%至5.50%。
不過,此次美聯儲沒有明確表明其貨幣成冊。上次會議(6月11日-12日)美聯儲也表示將減持美國國債,但刪除了具體的縮表操作,與上月明確聲明,説明每月贖回上限從600億美元降至250億美元的操作不同。
總體而言,會議記錄反映出聯準會對通膨的樂觀態度,并且9月降息的可能性加大。
延伸閲讀:
- 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一更新,股市就大震盪?搞懂CPI對生活、通膨、市場的影響(附查詢教學)
- PPI生產者物價指數是什麽?如何計算?和CPI關係?附PPI公布時間
- 一分鐘了什麼是通貨膨脹|一次看懂通膨類型、發生原因、利弊、對抗方法
- 【縮表最完整懶人包】縮表對股市、債券的影響是什麼?聯準會縮表時間總整理
如何查詢 FED 最新會議記錄?
慾瞭解更多詳情,投資者可以在會議記錄公佈后,瀏覽官網獲取最新會議記錄 PDF 或 HTML。
瀏覽網址:https://www.federalreserve.gov/monetarypolicy/fomccalendars.htm
美聯儲利率調整對馬股的影響
美聯儲利率調整對馬來西亞股市的影響可以分為兩方面:
短期影響
美聯儲利率調整的短期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外資流動:美聯儲利率上升會使美國資產的吸引力增加,爲尋求更高的回報率,外國投資者可能會從馬來西亞股市撤出資金,當外資流出馬來西亞股市,股市將會下跌。
- 融資成本上升:美聯儲利率上升會導致馬來西亞的融資成本上升,從而可能抑制企業投資和消費,導致經濟增長放緩,進而影響股市表現。
- 成交量:美聯儲利率調整可能會導致馬來西亞股市的成交量減少。原因是投資者可能會在利率調整之前或之後採取觀望態度,等待市場形勢明朗後再做出投資決策。
- 貨幣貶值:如果美聯儲利率上升速度快於馬來西亞央行,那麼馬幣可能會貶值,從而導致進口成本上升,影響企業利潤,導致股市下跌。
- 行業表現:不同行業對利率調整的敏感度不同。一般來說,受利率上升影響較大的行業,例如房地產、消費品等,其股票表現可能會受到負面影響。而受利率上升影響較小的行業,例如金融、能源等,其股票表現可能會受到正面影響。
長期影響
美聯儲利率調整的長期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經濟增長:美聯儲利率上升可能會導致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從這可能會對馬來西亞出口和經濟增長產生負面影響,進而影響股市表現。
- 投資理念:美聯儲利率上升可能會導致投資者將資金從高風險資產轉移到低風險資產。這可能會導致馬來西亞股市的表現相對落後於其他資產。
- 通貨膨脹:美聯儲利率上升旨在抑制通脹。如果美聯儲能夠成功抑制通脹,那麼這將對馬來西亞企業和消費者產生積極影響。
為了有效控管金融系統,全球各大經濟體都會設立專屬的中央銀行(Central Bank),
透過調整貨幣政策(Monetary Policy)、調降利率、買賣外匯等手法,維持金融系統穩定。
一般來說,當經濟活動過熱、百物價格上漲時,央行便會採取緊縮性貨幣政策減少貨幣供給量,讓經濟活動降溫以穩定物價水平,反之亦然。
在馬來西亞,國家銀行(Bank Negara Malaysia,BNM)便是扮演央行角色。
在2022年5月4日,FED宣佈升息50基點,將聯邦基金利率(FFR)目標區間,上調至0.75%至1%之間。此次升息幅度,堪稱自2000年以來最高。
緊接著,馬來西亞國家銀行便在 2022 年 5月11日宣佈上調隔夜政策利率(OPR)25基點。消息一出,綜指(KLCI)在12日應聲下挫17.13點,或1.10%
以下是一些具體的例子:
- 2022年6月,美聯儲宣布加息75個基點,這是自1994年以來最大的一次加息。此舉導致馬來西亞股市出現大幅下跌。
- 2022年7月,美聯儲宣布將基準利率上調75個基點。隨後,馬來西亞股市再次出現了大幅下跌。
- 2023年1月,美聯儲宣布加息50個基點。此舉導致馬來西亞股市出現小幅下跌。
從上述例子可以看出,美聯儲利率調整對馬來西亞股市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投資者應密切關注美聯儲利率調整的動向,并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投資策略。
總體而言,美聯儲利率調整對馬來西亞股市的影響是複雜的,取決於多種因素,包括美聯儲利率調整的幅度、速度、時機,以及馬來西亞經濟的實際情況。
聯準會 (FED) 的獨立性
到底誰能全盤掌控 聯準會 (FED) ?其實,聯準會 (FED) 算是獨立機構,因他們做出的決策,都只是從經濟和金融穩定出發,不用得到總統或是政府的批准。
換句話說,聯準會 (FED) 不隸屬於任何部門或機構,但依然受到國會監督,例如聯邦準備理事會每年需要針對貨幣政策的目標與落實進展,向國會報告兩次;聯準會主席的任命,也需要得到國會的批准。
事實上,聯準會 (FED) 的機構比全球央行來得複雜,也是為了避免被個別人士或集團控制,維持其獨立性。
總結
雖然聯準會 (FED) 是美國央行系統,但其一舉一動,無不牽動全球投資情緒。同時,各大經濟體貨幣升貶值,都很看聯準會 (FED) 臉色。
因此,無論是買賣美股還是馬股,投資者都必需留意聯準會 (FED) 最新動向,為自己的部署趨利避害!
延伸閱讀:
免責聲明
此文章內容僅作為教學、分享及參考的用途,而非專業的投資建議。由於個人的情況及需求不同,你可以聯係 Spark Spark Finance 團隊或咨詢你的理財規劃師,以取得專業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