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懶人包】一文認識6大種類ETF|ETF不只有SPY、VOO、QQQ!

Xue Yang
By
Xue Yang
作者
Xue Yang 是 Spark Spark Finance 的作者,目前在台灣擔任 SEO 專員,憑藉對讀者內容興趣和搜索習慣的深入瞭解,他能精准把握讀者最關注的財經話題和熱點。因常駐台灣,他非常熟悉台灣及美國上市公司的發展情況、產業動向,能為讀者提供切實的台美股投資分析和建議,包括個股選擇、投資時機、風險規避等方面。因其實戰經驗,他也深知 ETF 對新手投資入門非常友好,比起個股投資風險更低,因此,他也撰寫了多篇ETF内容,幫助小額投資者踏入投資的道路。此外,他也擅長解釋金融專有名詞,撰寫總體經濟、美國股市的文章。

一般人在投資時除了會選擇股票,還有另一種熱門的交易模式:投資 ETF。

投資 ETF 也是新手要學習的投資方式之一,而且它帶來的風險甚至可能比股票低,對於新手來說和善許多。

因此本篇要來介紹 ETF 的定義、與指數型基金的差別、主動型 ETF 和被動型 ETF 的差別,以及介紹市面上種類繁多的 ETF 有哪些,最後再教你如何投資 ETF。

ETF是什麼?ETF=指數型基金?

ETF 全名叫 Exchange Traded Fund,中文叫「指數股票型基金」,是一種能追蹤主要指數、股票、債券、商品漲跌的基金,追蹤的指數舉例像是 S&P500、NASDAQ、DJ30、美元期貨、石油、公司債、特定產業的股票等等。

將 ETF 拆開翻譯可以發現:

- Advertisement -
Exchange交易所
Traded買賣
Fund基金

所以 ETF 也可以叫交易所買賣基金,意即在能在交易所進行買賣的基金。

既然提到基金,就可以知道 ETF 不是靠單一股票形成的,而是由一大籃投資標的所組成的集合體,因此投資 ETF 等於投資這一大籃標的。

譬如投資 SPY(追蹤 S&P500 指數),就等於用小資金買到 S&P500 的所有成分股。

推薦閱讀:

ETF與指數型基金的差別

ETF(指數股票型基金)和指數型基金名字很像,差別也很不明顯,但還是要說明兩者的不同。

首先先認識指數型基金,它是一種開放式的共同基金,這個基金會選定特定指數的成分作為其成分,因此成分選擇上不受基金經理人控制,管理費也較低。

而 ETF 完全是基於指數型基金的概念所衍生出來的交易方式,也可以說指數型基金是 ETF 的前身,它的概念與指數型基金幾乎一樣,唯一不同的是它還能在交易所上買賣,並不需要在基金公司才能交易。

ETF指數型基金
交易模式被動追蹤指數被動追蹤指數
投資組合變動程度低,隨著大盤指數變動低,隨著大盤指數變動
管理費
差別處除了能在信託基金上交易,還能在交易所交易僅能在信託基金中購買

主動型ETF和被動型ETF有什麼差別?

在解釋主動型 ETF 和被動型 ETF 前,要先區分主動投資和被動投資的概念:主動投資就是自己選股,旨在超越大盤表現;被動投資則是跟蹤大盤指數,追求的成效與市場的表現相差不遠。

那麼 ETF 分為主動型 ETF 和被動型 ETF,就是建立在主動投資和被動投資上:

- Advertisement -

主動型ETF

主動型 ETF 屬於主動投資,會由基金經理人協助操盤,找出一籃子股票、債券或其他商品,打包在一起賣給投資人,所追求的成效要超越大盤表現,因此「成敗」全看基金經理人的能力。

另外,主動型 ETF 的管理費較被動 ETF 高,原因是這類 ETF 需要長時間關注及調整,因此會多出許多費用,不像被動投資只需要跟隨大盤就好。

ARK 可說是近幾年來最流行的主動型 ETF 之一,ARK 由「女版巴菲特」 Catherine D. Wood 創立,旗下的 ETF 都是主動型的,例如投資創新金融公司的 ARKF、投資機器人技術的 ARKQ 等等。

在 2020 年新冠疫情罩籠之下,股市經歷短短 19 天的下跌後就迎來長期的飆漲,ARK 的表現卻還能超越同期的 S&P500;但 2022 年部分 ARK 的表現遠輸大盤同期表現,因此可說是體現了投資主動型 ETF 的風險。

被動型 ETF

被動型 ETF 更好理解,它會追蹤大盤指數的表現,追蹤的標的可以是指定國家或全球、產業、債券的表現,只要追蹤的整體指數有漲跌,被動型 ETF 就會做出相對應的變動,例如跟著漲或跌、或是槓桿型 ETF 的話就跟著漲幾倍、跌幾倍。

被動型 ETF 的交易成本較主動型 ETF 低,原因是它不像主動型 ETF 需要時時做調整,也不需要基金經理人從中干涉,因此能省下不少管理費。

最著名能追蹤 S&P500 指數的 ETF 有 SPY 和 VOO;追蹤 NASDAQ 的 ETF 有 QQQ,這些 ETF 都是大部分投資人入門最先認識的 ETF,它們都會複製指數表現,並表現在股價上。

- Advertisement -

以下用表格整理主動型和被動型 ETF 的差別:

主動型 ETF被動型 ETF
投資目的超越大盤表現跟隨大盤表現
交易成本較高較低
風險較高較低

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種ETF?

全球有 8000 多支多樣化 ETF,這些 ETF 會出現主要是因為:

1. 投資人有需求,例如你看好能源類就投資能源 ETF;你看好日本的經濟就投資日本的 ETF,也就是說 ETF 能滿足投資人想投資某個國家和產業的需求,才導致 ETF 越來越多樣化

2. 科技的進步有助於降低 ETF 的交易成本和提高方便性,讓大家能更容易投資

ETF有哪些種類?美國和台灣ETF介紹

ETF 的種類很多,只要是能夠投資的標的都能創建出一個 ETF,例如股票型 ETF、債券型 ETF、期貨 / 商品型 ETF、槓桿型 ETF、反向型 ETF、貨幣型 ETF 等等。

其中股票型 ETF 還能區分出許多種,例如市值型 ETF、價值型 ETF、成長型 ETF、產業型 ETF、區域型 ETF、配息型 ETF 等等,其實 ETF 種類還有更多,以下會介紹市面上最主流常見的 ETF。

- Advertisement -

另外,各國其實都有相對應的 ETF,台灣也有自己的 ETF,著名的有 0050 和 0056,分別追蹤台股市值前 50 大的公司和推估出市值前 150 中,能提供高股息的 30 家公司;

推薦閱讀:

而美國是全球最主流的市場,因此也是許多人會想先認識的 ETF 市場,著名的 ETF 有追蹤 S&P500 指數的 SPY 和 VOO,以及追蹤 NASDAQ 表現的 QQQ。

推薦閱讀:

ETF種類一:股票型ETF

股票型 ETF 是所有 ETF 中最包羅萬象,且是規模最大的 ETF 種類,它追蹤的標的就是股票。

根據股票類型的不同,有分成市值型 ETF、價值型 ETF、成長型 ETF、產業型 ETF、區域型 ETF、配息型 ETF 等等,以下將仔細介紹:

- Advertisement -

市值型ETF

市值型 ETF 顧名思義就是根據公司的市值規模,將之區分出來的 ETF,例如大型股 ETF 就是追蹤市值龐大的公司;中小型 ETF 就是追蹤大型 ETF 成分股以外的中小型企業。

像是前面有提到的 SPY、VOO,就是市值型 ETF 的一種,其成份股都是一些大型公司,而追蹤中小型企業的 ETF 則有 IJH、VO、IWM 等等。

價值型ETF

- Advertisement -

價值型 ETF 會依公司本益比、股價淨值比、殖利率、負債比率等指標來計算公司價值,並將有資格的價值股打包成一個 ETF,並期望這些公司會超越市場表現。

價值型 ETF 的特點是:成分股的波動率較低,公司大多採取保守的成長策略,現金流也較穩定,常見的價值型 ETF 包括 VTV、IWD、VLUE 等等。

推薦閱讀:

成長型ETF

成長型 ETF 會追求高成長的公司,例如 Facebook、Amazon、Apple 等公司,這些公司的波動率較高(不像價值股),很常會隨著市場波動而大起大落,常見的成長型 ETF 包括 VUG、IWF、IVW 等等。

推薦閱讀:

產業型ETF

有些投資人看好特定產業的股票,這些特定產業的股票集合起來就是一種「產業型 ETF」,例如醫療、金融、科技等等行業。

常見的產業型 ETF 有:

  • 科技:QQQ、XLK、IYW
  • 金融:XLF、VFH、IYF
  • 醫療:VHT、XLV、IHI
  • 能源:VDE、XLE、IYE

投資產業型 ETF 的好處是只需要一點點資金,就可以買下這個產業的所有投資標的。

延伸閱讀:

區域型ETF

如果只想投資某個國家或地區的股票,例如韓國市場那該怎麼辦?這時可以投資區域型 ETF。

- Advertisement -

所謂區域型 ETF 就是投資某個國家或地區的一大票股票,由於美國是全球第一大經濟體,因此區域型 ETF 會以美國和非美國來進行劃分,非美國的 ETF 也叫國際 ETF。

常見的美國 ETF 有 VTI;非美國 ETF 有 VXUS、VEU、ACWX 等等,再往下細分的話會有EWY(韓國 ETF)、EWJE(日本 ETF)等國家的 ETF。

延伸閱讀:

配息型ETF

配息型 ETF 會選定長期有固定配息的股票,集合起來成為「配息型 ETF」,有些投資人想要透過股息讓自己有長期收入,選擇配息型 ETF 就是風險較低且較穩定的方法之一。

常見的配息型 ETF 有 VYM、VIG、DVY 等等。

推薦閱讀:

ETF種類二:債券型ETF

債券型 ETF 顧名思義就是追蹤債券的 ETF,也是被動投資的一環,它能被動追蹤債券指數的表現,這些債券也要有一定的存期(短、中、長期債券)

債券型 ETF 的發行單位有公債和公司債,例如美國的公債(國債和政府債)是被認定全球安全性最高的債券之一。

美國公債:

  • 短期:BSV、SHY
  • 中期:VCIT、IEF
  • 長期:TLT、SPTL

而債券型 ETF 依風險等級劃分成投資等級債(風險較低)和垃圾債券(也叫高收益債,風險較高)。

投資等級債:VCIT、VCSF、LQD

垃圾債券:HYG、USHY、JNK

延伸閱讀:

ETF種類三:期貨/商品型ETF

- Advertisement -

期貨及商品型 ETF 是追蹤期貨和特定大宗商品的 ETF,又分成原物料和非原物料 ETF,原物料 ETF 就是所謂的「商品型 ETF」,但是不管是原物料或非原物料,這些都是在操作期貨,所以也被統稱叫「期貨型 ETF」。

原物料包括黃金、白銀、石油、小麥等等;非原物料包括匯率、VIX 指數期貨等等。

常見的期貨(商品型)ETF 包括,

  • 黃金:GLD、IAU
  • 白銀:SLV
  • 石油:USO
  • 小麥:WEAT

延伸閱讀:

ETF種類四:槓桿型ETF

槓桿型 ETF 是比較特殊的 ETF,也不建議新手接觸這一類 ETF,因為它等於向所有成分股開槓桿,成效漲跌也乘以倍數計算,例如開 2 倍槓桿的 ETF 會隨著市場上升 5% 而上升 10%;下跌 5% 的話也會乘以 2,等於下跌 10%,是個高風險的 ETF。

至於它的投資標的可以包含股票、商品、期貨、債券等,只要是 ETF 市場有的,都可以另開一個槓桿型 ETF。

常見的槓桿型 ETF 有 TQQQ(3 倍做多 NASDAQ)、SSO(2倍做多 S&P500)、UDOW(3倍做多 DJ30)等等。

ETF種類五:反向型ETF(放空型ETF)

- Advertisement -

反向型 ETF 照字面上的意思就是逆向操作 ETF,例如該指數上漲 5%,反向型 ETF 就會下跌 5%;反之該指數下跌 5%,反向型 ETF 就會上升 5%。

同樣反向型 ETF 也不適合新手嘗試,因為反向型 ETF 比較傾向投機操作,會不知不覺的提高投資風險。

常見的反向型 ETF 有 SH(做空 S&P500)、PSQ(做空 NASDAQ)、DOW(做空 DJ30)等等。

延伸閱讀:

ETF種類六:貨幣型ETF

貨幣型 ETF 也叫外匯型 ETF,它能追蹤某個貨幣或一大票貨幣,虛擬貨幣也行,但貨幣是會隨著經濟、政治和市場影響的,因此波動也較大,風險較高。

其實較少人會投資這類 ETF 工具,因為除了它的風險較高以外,其實有許多方式可以取代投資貨幣型 ETF,例如直接換匯。

常見的貨幣型 ETF 有 UUP(追蹤美元)、BITO(追蹤比特幣)、FXC(追蹤加拿大幣)等等。

ETF怎麼買?如何選擇投資在哪一種ETF?

想買哪種 ETF 就像買任何股票一樣,買賣需自負,要清楚知道你的投資目的和風險承受程度。

- Advertisement -

另外需要提醒,ETF 的種類非常多,所以建議可以先從最熟悉的開始,譬如你喜歡價值投資就選擇價值型 ETF;你很熟悉科技業就選擇科技產業的 ETF。

這樣的好處是你在「舒適圈」裡投資,投資最忌諱的就是投資在未知領域,這樣等於把自己曝光在風險之中,所以投資在熟悉領域並搭配 ETF 走勢,才可以把風險降低。

推薦閱讀:

至於怎麼買 ETF,只要在券商平台上輸入你要的 ETF 代號就可以了,買賣過程與股票無異,但不是所有券商都會提供你要的 ETF,這點需要各位投資人自行尋找。

例如 Interactive Brokers 提供不下 900 個 ETF,投資人只要找看看這 900 個 ETF 中有沒有你要的那一個,或是直接在 IB 的搜尋欄打出 ETF 代號,若有出現你要的 ETF 就是有,若沒出現則就是無。

Interactive Brokers 開戶快速通道 👇

總結

看完以上,不難發現 ETF 的概念可以從很淺到很深,可說是一個龐大的投資領域。

快速複習一下,ETF 是能夠追蹤一籃子投資標的的基金,依種類分成:股票型 ETF、債券型 ETF、期貨 / 商品型 ETF、槓桿型 ETF、反向型 ETF、貨幣型 ETF 等等,每種 ETF 的定義都不同,因此找到最適合自己的 ETF 尤其重要。

另外許多券商都會提供 ETF 投資,只要輸入搜尋得到這個 ETF,投資人便可以自由交易它。

希望看完這篇的你能找到投資 ETF 的方向,並開始研究找到最適合自己的 ETF 吧!

ETF 系列文章閱讀:

利益披露聲明

本文含合作連結/內容,當你通過我們的推薦連結開戶並入金,我們將獲得小部分佣金。但是,這不會影響內容的專業性和中立性,所有證券服務商與金融投資平台都經過獨特評測框架,進行完整測試與理解。最重要的是,我們不會因為券商付費而只給出正面評價。

- Advertisement -

免責聲明

此文章內容僅作為教學、分享及參考的用途,而非專業的投資建議。由於個人的情況及需求不同,你可以聯係 Spark Spark Finance 團隊或咨詢你的理財規劃師,以取得專業的建議。

Share This Article
作者
Xue Yang 是 Spark Spark Finance 的作者,目前在台灣擔任 SEO 專員,憑藉對讀者內容興趣和搜索習慣的深入瞭解,他能精准把握讀者最關注的財經話題和熱點。因常駐台灣,他非常熟悉台灣及美國上市公司的發展情況、產業動向,能為讀者提供切實的台美股投資分析和建議,包括個股選擇、投資時機、風險規避等方面。因其實戰經驗,他也深知 ETF 對新手投資入門非常友好,比起個股投資風險更低,因此,他也撰寫了多篇ETF内容,幫助小額投資者踏入投資的道路。此外,他也擅長解釋金融專有名詞,撰寫總體經濟、美國股市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