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析一家公司的股價是否昂貴時,會使用到不同的指標,其中最常見的有「本益比」,本益比可以快速判斷股價是否昂貴,但是看不到公司未來的成長性,因此延伸出一個叫「本益成長比」的指標,本益成長比更能客觀判斷股價和未來成長性的關係。
本文將介紹本益成長比的定義、公式計算、與本益比的關係、它的使用注意事項和誤區,最後再帶你了解如何用財經網站找到本益成長比,有興趣的你繼續看下去吧。
本益成長比(PEG)是什麼?它能告訴你什麼?
本益成長比全名叫「Price/Earnings-to-Growth(PEG)Ratio」,是由英國投資大師 Jim Slater 所發明,後來被美國證券投資大師 Peter Lynch 大力推廣,才逐漸被大家認識。
「本益成長比」乍看之下與「本益比」類似,事實上它們是兩個不同的指標,但是彼此是有關係的。
本益比看的是一家公司的股價是否便宜或昂貴,藉此判斷公司未來的獲利能力,但在計算本益比時卻忽略了一個東西:公司的成長性。
當發現一個本益比低的公司,投資人可能知道這家公司現在的股價低,但不知道它的成長性是否也低,所以這時候就要依靠「本益成長比(PEG)」找出其成長性,讓投資人能綜合判斷這支股票的「股價」和「成長性」是否值得投資。
一般來說,越低的本益成長比,代表成長性越高。根據 Peter Lynch 在他的書籍 One Up on Wall Street: How to Use What You Already Know to Make Money in the Market 中的說法,一家公司的本益比和預期成長率應該相等,這表示公司的估價才合理,並以 1 作為 PEG 高低的基準點,當 PEG 大於 1,股價有可能被高估;當 PEG 小於 1,股價有可能被低估,這些判斷標準在接下來內容會細說。
本益成長比(PEG)的計算公式
本益成長比(PEG)的計算公式為:本益比 ÷ 稅後淨利成長率(盈餘成長率)
其中稅後淨利成長率是要預估的,本益比則能靠公式得到,本益比 = 股價 ÷ EPS。
假設 A 公司
- 股價:100元
- EPS:5
- 稅後淨利成長率:20%(預估)
- PEG =(股價 ÷ EPS)÷ 稅後淨利成長率 =(100 ÷ 5)÷ 20% = 1
PEG = 1,表示現在的股價沒有被高估和低估,屬於合理估值。
使用這公式有一個盲點,就是稅後淨利成長率必須靠預估才能得到,所以 PEG 的結果不是一個「絕對正確」的數字,但如果要計算到相對精準的稅後淨利成長率,我們可以比較前後時間差的 EPS 來算出,我們再舉例:
B 公司:
- 股價:80
- 今年的 EPS:2.07
- 去年的 EPS:1.43
- 本益比 = 80 ÷ 2.07 = 38.65
- 稅後淨利成長率 =(2.07 ÷ 1.43)-1 = 44.76%
所以 B 公司的 PEG = 38.65 ÷ 44.76% = 0.86
不僅如此,如果為同產業的公司,也能透過 PEG 來比較彼此的成長性:
假設另有一家 C 公司:
- 股價:90
- 今年的 EPS:3.54
- 去年的 EPS:3.06
- 本益比 = 90 ÷ 3.54 = 25.42
- 稅後淨利成長率 =(3.54 ÷ 3.06)-1 = 15.68%
C 公司的 PEG = 25.42 ÷ 15.68% = 1.62
從 B 和 C 可以得知,B 公司的 PEG 比較低,甚至小於 1,C 公司則大於 1,所以相比下來,B 公司可能是成長性良好的公司。
本益成長比與本益比之間的關係
前面有提到,本益比看的是股價昂不昂貴,本益成長比看的是公司的成長性,只單純計算本益比時,很容易找不到「買的時機」,因為不知道現在的股價是否合理,只知道它便不便宜,加上不知道公司的成長性如何,所以才要計算本益成長比,投資人可以把它想像成是「本益比的進階版」。
延伸閱讀:什麼是本益比?教你如何用本益比買對股票!
本益成長比(PEG)的高低代表什麼?
前面有提到,PEG 小於 1 代表股價被低估,大於 1 則代表被高估,這是最基本的分法。
如果要再細分,其實市場對 PEG 的高低有一套標準,當 PEG 小於 0.75(甚至 0.66 以下)代表是買進的大好時機;當 PEG 大於 1.2 代表股價可能高估了,投資人需要再自行評估。
PEG | 股價 | 建議 |
大於 1.2 | 嚴重高估 | 賣出 |
等於 1 | 合理 | 保留 |
小於 0.75(或 0.66 以下) | 嚴重低估 | 買進 |
*大原則:PEG < 1 = 低估PEG = 1 = 合理PEG > 1 = 高估
使用PEG的注意事項
本益成長比雖然能看出公司成長性,也方便判斷股價水平,但是使用上還是有一些該注意的地方,例如它只能分析成長股、不能當作單一指標、結果不是越小越好,以下再一一說明:
只能用來分析成長股
PEG 只適合分析擁有正本益比、正 EPS 的公司,也就是說只能分析正在成長的公司,若出現負數的 EPS 或本益比,得到的 PEG 也會是負的,這樣的計算就沒意義了。
延伸閱讀:
PEG並不是越小越好
有時候 PEG 越小不是代表越有潛力,而是短期內起伏波動太大,這種情況也會大大提升風險,因為公司有可能正在經歷大起大落,投資的報酬也會充滿不確定性。
需要同時考量本益比
雖然 PEG 是本益比的延伸進階版,但兩者的意義不相同,因此建議兩個指標都要看,才能從中找到有潛力的投資標的。
使用本益成長比的誤區
還是會挑到衰退的公司
任何分析指標都不能當作唯一的選股標準,PEG 也是,而且指標所用的數據都是過往的財務數據,也就是說它其實不能反映真實的未來。
那為什麼說使用本益成長比還是會挑到衰退的公司呢?要知道市場一有消息,股價就會率先反應。當出現壞消息,股價就會下跌,股價下跌就會導致本益比下降,而稅後淨利成長率還維持在之前的水平,那在公式中,本益比作為分子就會先下降,導致最終出來的 PEG 也會下降,這樣就會形成誤會。
但並不是衰退中的公司 PEG 都很低,而是稅後淨利成長率沒在第一時間反應,只要過一段時間,稅後淨利成長率就會下降,到時 PEG 就會回升到合理值。
也就是說,當公司釋出衰退消息(或者壞消息),PEG 就會立即下降,導致投資人無法即時判斷,就很有可能造成投資失誤。
延伸閱讀:
稅後淨利成長率難以估算
畢竟稅後淨利成長率(盈餘成長率)是預估出來的,就算採用過往的 EPS 也不一定得到最準確的數據,所以稅後淨利成長率其實很難估算出來,加上每個人的判斷標準都不同,估計出來的隨後淨利成長率也不同,所以每個人算出來的 PEG 可能也都不同。
總歸還是一個大原則:不要用單一指標當作選股標準,最好是採用多種財務指標來分析一檔股票,才可以得到最客觀的答案。
延伸閱讀:3分鐘搞懂淨利率、稅前淨利、稅後淨利:公式、選股注意事項
靠PEG進場的時機點較少
雖然前面有提到小於 1 的 PEG 可能很值得入場,但實際上要找到這樣的股票其實不簡單,首先本益比要低,再來要算到 PEG 也要低,這樣的機率其實不高,如果要找到低於 0.75 或 0.66 以下的更加困難。
拿蘋果公司(代號:APPL)來說,近五年的平均 PEG 落在 2.13(見圖 1 紅框處),但是蘋果的股價並沒有下降,反而還上升(見圖 2),這除了反映 PEG 不適合當作進場時機的標準外,還表示如果真要靠 PEG 找時機,實際上可能找得到的股票寥寥無幾,甚至會錯過許多優質股。
PEG選股實例
許多財經網站會預先做好 PEG 分析,以下分別以美股和台股舉例:
美股
MORNINGSTAR(晨星)是一家研究全球金融市場的權威評級機構,美股的資訊也都可以從他們網站找到,以蘋果公司(代號:APPL)的 PEG 來示範:
1. 首先進入 MORNINGSTAR 首頁
2. 搜尋「APPLE」並點擊(見紅框)
3. 會發現 APPLE 的頁面,請點擊「Valuation」(見紅框)
4. 這裡會顯示 APPLE 的分析數據,PEG 也包含在內(見紅框),基本上美股的 PEG 就得這樣找
台股
台灣股市資訊網(Goodinfo!)收集台灣股票的所有資訊,我們以「台積電」來示範:
1. 首先進入「台灣股市資訊網」首頁
2. 在上方搜尋欄輸入「台積電」,會看到「2330 台積電」,點選並按下股票查詢
3. 點選後會看到台積電的基本資訊,在左邊欄點選「本益比河流圖」(見紅框)
4. 點選後可以查詢本益比的狀況(見紅框),也有 PEG 的數據(見褐框),也可以自行預估稅後淨利成長率來計算
總結
看到這邊,相信你對本益成長比有更深的認識了,簡單總結一下:
本益成長比(PEG)可以看出本益比和公司成長趨勢的關係,因此作為投資人快速判斷股票的指標。一般上,PEG 以 1 作為基準點進行快速的判斷,當 PEG 小於 1 表示股價可能被低估,高於 1 表示股價可能被高估,
而 PEG 在使用上要注意 3 個事情:
- 只能分析成長股
- PEG 不是越小越好
- 需要同時考量本益比
另外 PEG 也有 3 個會被誤用的地方:
- 可能會挑到正在衰退的公司
- 稅後淨利成長率難以估算,所以每個人的結果可能都不一樣
- 靠 PEG 進場的時機點比較少,可能因此錯失優質股
總歸來說,PEG 作為一個快速指標,雖然能迅速查出一家公司本益比和成長狀況的關係,但是並不能當作唯一指標,如果要找出最優質的股票,建議連同其他分析指標一同觀察,才能客觀的找到最理想的投資標的。
延伸閱讀:
免責聲明
此文章內容僅作為教學、分享及參考的用途,而非專業的投資建議。由於個人的情況及需求不同,你可以聯係 Spark Spark Finance 團隊或咨詢你的理財規劃師,以取得專業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