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信託基金真的能每年穩賺8%?揭密基金經理沒有告訴你的事

許多人在投資基金時,經常會被「每年8%的平均回報率」吸引,比定期存款和公積金的回酬率高,而且投資風險很低,只要把錢交給專業的基金經理打理,非常方便省事。結果買入基金一段時間後,卻發現無論怎麼投資,好像都沒賺到什麼錢,甚至還會虧錢,白白浪費了時間與本錢。

難道高回報基金投資對我們而言是遙不可及?還是投資基金不可能獲得可觀的回酬?今天這篇文章聊聊基金預設高回酬背後的真相,包括投資基金前必須知道2大重點、影響基金投資回報率的5大因素,以及一個最適合新手的懶人基金投資方法!

內容目錄

在投資之前,先了解基金類型與潛在風險

首先簡單說一下,基金分為許多類型,常見的有貨幣市場基金(Money Market Fund)、債券型基金(Bond Fund)、混合型基金(Mixed Asset Fund)、股票型基金(Equity Fund)和指數型基金(Index Fund)。

各類基金特點詳細解釋點擊這裡閱讀

不同基金,潛在的風險不一樣,投資的回酬率自然也不一樣。換句話說,基金代理口中的年賺8%,其實不適用於所有基金。許多人在買入基金時,完全沒有搞清楚自己買的是什麼類型的基金,風險和回報分別為多少。結果挑了不合適的基金,最後不賺錢,甚至虧了不少錢。

下面來看看不同類型基金的風險和年度回報率。

貨幣市場基金 Money Market Fund極低風險投資,年回報率介於1至2%
債券型基金 Bond Fund風險比股票型基金低,年回報率介於4至6%
混合型基金 Mixed Asset Fund綜合不同投資產品,風險與回報相對平均,年回報率介於5至8%
股票型基金 Equity Fund風險程度相對最高,年回報率可達到8%
指數型基金 Index Fund風險中等,年回報率介於4至6%

假如想要尋找高回報,那麼股票型基金更適合你。股票型基金(Equity Fund)的投資標的為股票,而股票的收益一般會比較高,但是隨之而來的風險也會更大,容易受到股票市場波動和投資者情緒影響。

為什麼基金一買就虧錢?原來是費用在作怪!

很多投資者會發現,每次一買基金,賬面上就會顯示虧損。這是因為基金投資背後有著一群專業基金經理在操盤,因此需要支付相關費用。本金在扣除各種費用後,才會投入買進基金單位數。

因此在投資基金時,要將這些費用納入考量,作為投資的成本之一。

買基金的費用可分為直接費用(Direct fee)和間接費用(Indirect fee)。

直接費用:在買賣基金時產生的費用,包括手續費(Sales Charge/ Application Fee)、回購費/贖回費(Repurchase Charge/ Exit Fee)、轉換費(Switching Charge);

間接費用:基金公司在管理基金時,每年所徵收的管理費用,一般直接從基金的資產淨值(Net Asset Value)中扣取,不會跟投資者另外徵收。

間接費用包括管理費(Annual Management Fee)、託管費(Trustee Fee)、績效費(Performance Fee)和其他費用。

接著我們仔細講一講各費用的費率和產生時間點。

手續費(Sales Charge/ Application Fee)

手續費,或稱銷售費用是市場主流投資產品常見的費用,用以支付基金代理的佣金、市場推廣費用等,在正式買進基金前就會被徵收。馬來西亞的基金手續費介於0%至7%(視基金而定)。

回購費(Repurchase Charge)

投資有買和賣才會完整,在投資者入場基金時,會被徵收手續費。而在出場的時候,也會被徵收回購費(Repurchase Charge),又稱贖回費、退場費用(Redemption Charge/ Exit Fee),由基金徵收,費率介於0%至3%(視基金而定)。

一般上,基金很少同時徵收手續費和回購費。會徵收回購費的主要是債券類型基金,因為債券投資期限較長,為了避免投資者短期提取資金影響基金投資,才會以回購費降低投資者在短時間內提現的念頭,確保基金經理資金流動充足。

轉換費(Switching Charge)

如果你發現所投資的某個基金表現不佳,想要投資同一家基金公司的另一基金產品,需要先離場後,再重新進場嗎?

答案是不用,你只需要支付轉換費,就可將資金轉換至另一基金。

簡單來說,當你在ABC基金公司買入了X基金,因為某些理由想要轉換至ABC基金公司的Y基金,只需要提交轉換申請(switching),從X基金轉換去Y基金即可。

至於轉換基金會不會收費,取決於該基金公司政策。有些基金公司會徵收轉換費,有些則提供有限次數的免費轉換,又或者無條件限制的轉換。

管理費(Annual Management Fee)

由基金公司收取,用以營運與打理基金。馬來西亞基金的年度管理費用一般介於1%至2%,已經反映在基金的每單位淨值(NAV)。

託管費(Trustee Fee)

許多人總是擔心投資出去的錢,被人卷款而逃。正規的投資產品,投資者的資金會交由第三方託管公司安全保管,基金則負責管理這筆錢的投資方向,因此不必擔心資金安全。

同時,託管公司還會確保這些基金公司的投資活動符合基金最初所設下的投資限制與契約,保障投資者的權益。

託管費一般介於0.04%至0.10%,已經反映在基金的每單位淨值(NAV)。

績效費(Performance Fee)

績效費用只有在基金經理超額達標年度投資回報時,才會徵收,以激勵基金經理為基金創造更大回酬。一般上,徵收幅度是超額達標後,回報的3分之1。

費用費率什麽時候收取?
直接費用
手續費
Sales Charge/Application Fee
投資金額的0%至7%購買基金/加額時
回購費
Repurchase Charge
賣出單位總值的0%至2%賣出基金時
轉換費
Switching Charge
視基金公司而定轉換至不同基金時
間接費用
管理費
Management Fee
資產净值的1%至2%/年反映在資產净值内
托管費
Trustee Fee
資產净值的0.04%至0.1%/年反映在資產净值内
其他費用視基金公司而定運營基金的開銷成本,如支付給經紀人的交易佣金、稅務、估值費、審計費、行政費等

基金費用的計算實例

買進基金單位

假設以 RM10,000投資 X 基金

本金RM10,000
每單位淨值 NAV per unitRM0.2500
手續費 Sales Charge3.75%

手續費(Sales Charge)

= [本金 / (1 + 手續費%)] x 手續費%

= [RM10,000 / (1 + 3.75%)] x 3.75%

= [RM10,000/(1.0375)] x 3.75%

= RM361.45

真正投入基金的總金額(Net Investment Amount)

= RM10,000 – RM361.45

= RM9638.55

總共買進的基金單位(Units Credited to Account)

= RM9638.55 / 每單位淨值 NAV per unit

= RM9638.55 / RM0.2500

= 38554.20單位(units)

回購/賣出基金單位

假設回購 X 基金30,000單位

回購單位 Units Redeemed30,000
每單位淨值 NAV per unitRM0.2500
回購費 Repurchase Charge1.00%

回購費(Repurchase Charge)

= 回購費% x 每單位淨值 x 回購單位 

= 1.00% x RM0.2500 x 30,000

= RM75

總結來說,在真正投資前已經需要支付手續費 RM361.45,出場時又得支付一筆,假如在短時間內買賣基金,且基金的每單位淨值(NAV per unit)並沒有上升,那麼這筆投資必然是虧損的。因此,一般都會建議長期投資基金。除非基金的 NAV 在短時間內飆漲,遠超過成本費用(手續費和回購費)。

建議大家在投資基金前,到該基金公司官網,尋找相關基金的招股說明書(Fund Prospectus)和產品說明書(Product Disclosure Sheet),了解這些費用的費率,方便進行基金投資規劃。

這類說明書通常會附有更多信息,包括基金規模、主要投資對象、過去一年投資表現、回報目標等等,幫助你更了解自己的投資項目。

基金高回報真的這麼難?了解影響基金投資回報率的5大因素

在基金市場上還存在一種奇怪的現象,那就是在基金賺錢的時候,投資者卻賺不到錢,甚至虧錢。投資基金取得高回報真的這麼難?

其實除了成本費用的因素,投資者自身主觀,與來自基金經理和市場方面的客觀因素,都會影響基金的投資回報率。

因素1:買了不合適的基金

前面和大家說過,不同基金類型,回報率也不盡相同。假如追求8%年度回酬,結果卻買了超低風險,每年只有1至2%回酬的貨幣市場基金,自然不可能獲得高回報。

因素2:忽略市場表現,盲目入場

基金投資就像股票,都有價格走勢。當市場處於牛市,投資者申購基金的情緒高漲,因此盲目地在高點入場,結果拉高基金投資的平均價格,或是以更高成本買入較少量的基金單位。

一旦到了熊市,基金的每單位淨值回落,假如在這時候貿然出場,就會影響投資回報率。換句話說,就是買在高點,賣在低點。

因素3:頻密進出場

投資基金有一個大忌,就是不能頻密進出場,長期持有才能讓投資者有機會賺錢。長期而言,市場是不斷增長的。投資者長時間持有基金,自然就能搭上市場順風車;

如果短期持有,就算該基金投資組合再好,碰上市場的短期波動,虧損的風險也會相應提高。因此,投資基金想賺錢,長期持有才是正道。

因素4:沒有耐心等待

基金進出場,一買一賣都不是免費的,必須支付相關費用。一般而言,剛入場基金時,受到費用影響,投資者都會處於虧錢狀況。如果沒有耐心等待投資組合成長,抵消費用所造成虧損,而操作短期買賣,虧損就免不了了。

因素5:沒有定期追蹤績效

就算基金是長期投資,也不能丟在一旁不理,買進後持續追蹤十分重要。建議可每個月追蹤一次基金表現,觀察基金表現是否落後,再根據情況決定是否要淘汰或轉換表現更好的基金(switching)。

懶人投資基金策略:定期定額

投資虧損是難免的,但投資基金屬於長期投資,只要分析確認你的投資選擇沒有錯誤,就算市場出現短期波動,也應該繼續持有,並且以定期定額(Dollar Cost Averaging)的方式,在固定時間持續投資,長期就能抵消短期波動所帶來的衝擊。

同時選擇規模大的基金,可以降低投資風險。基金規模通常反映了基金的熱門程度,投資者看好這個基金未來表現,所以才肯投入資金。而且,規模大的基金,會更有能力應對投資者的退場,不會因少許資金退場而輕易影響基金表現。

建議大家利用閒錢來投資,可以是每月薪水中多餘的部分存起來,然後才定期入場。

再賺錢的投資,不賣出永遠無法套利

投資基金就像投資股票,不存在買入後就死守一輩子的說法,我們應該要在對的時機套利獲現。

那麼要如何看準時機套利?方法很簡單,和交易股票一樣,在價格被高估的時候,賣出套現;如果認為某個基金當前估值便宜,就適合入場了。

總結

投資基金真的能年賺8%?

答案是,可以,前提是你有沒有為高回報而做好功課,篩選真正表現良好,且在自己的風險承受範圍的基金,並且願意長期、有耐心地持有。

其實不管是投資哪些產品,耐心是重要關鍵,只有耐心地持有、等待,讓時間因子發酵,自然能夠產生複利,積累財富。

推薦閱讀:投資複利創造財富原來是場夢?告訴你4個複利的真相!

免責聲明

此文章內容僅作為教學、分享及參考的用途,而非專業的投資建議。由於個人的情況及需求不同,你可以聯係 Spark Spark Finance 團隊或咨詢你的理財規劃師,以取得專業的建議。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熱門文章
免費好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