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2022年市場動盪後,2023年的世界富豪排行榜顯示,許多大部分富豪名單並未發生太大變動。知名企業家和投資家依然穩居前列,保持全球財富榜的統治地位。例如,科技巨頭如 Elon Musk、Jeff Bezos 和 Bernard Arnault 在科技、零售和奢侈品產業持續發展。
富豪們的財富並不僅僅是看他的賬戶資金,還要考慮他在公司企業的佔股情況,而這就與公司的市值有很大的關係。比如說 Amazon 的市值很高,創始人 Jeff Bezos 的身價也隨之很高。而身價也不能代表他的個人財富,因為他們佔有的公司股份是不能隨便套現的。
這份排行榜展示了富豪們在變幻莫測的經濟環境下保持著強大的影響力和穩健的財富實力。同時,也反映了全球經濟形勢和商業競爭的多變性。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世界富豪排行榜名單,他們是經歷了什麼才能擁有今天的地位呢?
下面就讓我們帶著大家一起來看看2023年世界最有錢的前30位富豪的身價及簡介。
(數據截至2023年6月7日)
排名參考:Forbes
2023年世界富豪排行榜
30. Jacqueline Mars – $39.6 B (糖果、寵物食品)
1999年,Jacqueline Mars 的父親去世後,她與她的哥哥 John Mars 共同繼承了 Mars 這個跨國企業。這家公司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11年,當時她的爺爺 Frank Mars 在他位於華盛頓州塔科馬的家中廚房開始製作巧克力,來到第二代,她的父親 Forrest Mars Sr. 發明了 M&M 巧克力豆,並推出了麥芽糖口味的牛軋糖,為公司的著名糖果產品線奠定了基礎。
作為第三代繼承人之一的 Jacqueline 在推動公司業務的全球化和多元化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她致力於拓展公司的產品線和市場份額,包括巧克力、糖果、餅乾、飲料和寵物食品等領域,使公司的業務範圍更加廣泛。
29. John Mars – $39.6 B (糖果、寵物食品)
作為 Mars 家族的第三代繼承人的 John Mars 與第二代僅專注於生產的經營理念有所不同,他嘗試通過併購來擴大企業版圖。他先後收購了德芙公司、法國皇家寵物食品公司等企業。甚至在2008年與巴菲特合作,斥資230億美元收購了美國最大的口香糖製造商箭牌,使 Mars 公司成為全球行業的領導者。
儘管公司的利潤超過了大多數世界500強企業,但 Mars 家族仍堅決不讓公司上市,使 Mars 公司始終保持為一家完全的私人企業。從決策層面來看,這樣的做法或許可以確保公司的管理保持獨立性和對利潤的完全掌控。儘管 Mars 公司是一家跨國企業,但目前仍由 Mars 家族掌控,並已傳承至家族的第四代。
這樣的戰略為 Mars 公司提供了更大的靈活性和長期發展的機會。作為一家私人企業,他們能夠保持對公司的直接控制,並更好地實施長遠的業務戰略。通過不斷尋求收購和擴展業務, Mars 公司能夠進一步鞏固其在食品和寵物食品領域的領導地位,並為家族的未來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28. Mark Mateschitz – $39.6 B (Red Bull 紅牛)
Mark Mateschitz 是全球知名能量飲料品牌紅牛(Red Bull)的繼承人,目前被認為是30歲及以下最富有的人之一。
紅牛品牌由他的父親 Dietrich 於1987年在奧地利創立,經過多年的努力經營,如今已成為全球領先的能量飲料品牌。Dietrich 不僅是奧地利首富,還是 F1 紅牛車隊的老闆。他於2022年10月與世長辭,享年78歲,據估計其財富達到347億美元。
紅牛總部位於奧地利薩爾茨堡的紅牛訓練中心(Red Bull Performance Centre),致力於為運動員提供營養師、心理學家、培訓師和先進設備。
奧地利紅牛還會定期舉辦年度運動員峰會,持續推動體育界的創新與突破,促進體育和電競領域的團隊建設和知識共享。他們積極贊助和舉辦多項全球性體育賽事,為簽約運動員以及熱愛運動和多元文化的愛好者提供支持,助力他們的夢想和成就,並將其品牌理念傳遞給全球各地的運動和多元文化愛好者。
作為一位年輕且富有影響力的企業家,Mark 繼承了父親的事業,並將紅牛品牌繼續引領著向更廣闊的未來發展。
27. Phil Knight & family – $41.9 B (Nike 耐奇)
Phil Knight 於1938年2月24日出生,在他的青少年時期就對體育運動有著極大的熱愛,並在高中校報上撰寫了與體育相關的採訪文章。Phil 在俄勒岡大學就讀期間是一名長跑運動員,並創造了個人最好成績4分10秒的一英里跑記錄。
在那裡獲得大學新聞系學士學位後,Phil 對自己的前景感到迷茫。隨後,他報讀了斯坦福大學商學院,攻讀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在這裡,他開始對運動以外的事物產生興趣,這為日後創辦 NIKE 公司奠定了基礎。
作為一名運動員出身的企業家,他一直堅信運動員是產品最好的代言人,所以在經營 NIKE 早期階段,他便與運動員簽訂合作協議,讓他們成為品牌旗下運動鞋的代言人。
1984年,當 NIKE 與 NBA 傳奇球星 Michael Jordan 簽下天價代言合同時,被同行對手視為瘋狂之舉。然而,結果證明 Jordan 穿上 NIKE 籃球鞋成為一代傳奇,也成為品牌史上最成功且最具影響力的代言人之一。
- Advertisement -
在擔任公司董事長長達52年之後,Phil 於2016年6月從這一職位上退休。
26. Dieter Schwarz – $44.9 B (零售)
Dieter Schwarz 是德國最富有的人之一。他在70年代後期繼承了父親 Josef Schwarz 的超市連鎖店 Lidl,該連鎖店在歐洲各地擁有近10,000個分店。此外,他還是德國零售店和大型超市 Handelshof 和 Kaufland 的所有者。
自1999年退休以來,他過著非常低調的生活方式,甚至有時會隱瞞自己的身份,以免被人認出或發現。儘管退休,他每個星期還是會回辦公室三到四次參與所有重要的決策。此外,他也是當地許多慈善活動的贊助商。
儘管2020年以來新冠疫情對許多富豪的財富造成了影響,但對於 Dieter 而言則是相反,他的財富略微增長了0.7%。
他將財富的一大部分投資於 Dieter-Schwarz 基金會,該基金會主要支持他的家鄉 Heilbronn 及週邊地區的科學和研究項目。其中一個最重要的項目便是 “Experimenta”,旨在為人們在不同人生階段創造教育機會。他自1999年以來便一直在努力為這一目標做出貢獻。
25. Zhang Yiming – $45.0 B (字節跳動)
Zhang Yiming(張一鳴)是字節跳動(ByteDance)的創始人。根據他的披露,字節跳動的收入結構主要來自廣告、直播和電商,其中廣告業務是收入占比最高的領域。2020年廣告業務的收入達到了1750億元,佔總營收的近74%。
根據中關村互動營銷實驗室的報告,2021年,字節跳動在中國網絡廣告市場佔據了21%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二,超過排名第三的騰訊,僅次於阿里巴巴。
TikTok 的 CEO 周受資在2021年3月的美國國會作證時證實,全球投資者持有字節跳動60%的股份,員工持有20%,剩餘的20%由創始人持有。
在2021年5月,張一鳴卸任字節跳動的 CEO 職位,並退出了董事會,將這兩個重要職位交給了他的大學室友梁汝波。然而,周受資在作證時表示,儘管張一鳴不再參與字節跳動的日常運營,但他擁有的創始人股份具有加權投票權,這在行業中是常見的做法。
24. Gautam Adani – $53.1 B (基礎設施,大宗商品)
Gautam Adani 是一位印度企業家,他的事業起步於鑽石貿易行業的嘗試,後來轉向煤炭行業。1988年,他創立了自己的公司,開始從事塑料的進出口業務,逐漸發展成為龐大的企業王國——Adani Group,從中積累了第一筆財富。
隨著1991年印度實行經濟改革,開始打破國有的企業壟斷,引入市場化機制。在這之後, Adani Group 致力於擴大業務範圍,從煤炭行業擴展至農產品貿易、港口等領域,並進一步涉足綠色能源、機場、數據中心、數位服務、太空航天、水泥、傳媒和氧化鋁等眾多業務領域。
然而,今年2月,他陷入了一場危機。美國投資公司 Hindenburg Research 在1月24日發布了一份做空 Adani Group 的報告,指稱該集團存在財務造假和股價操縱問題。同時,Adani Group 旗下的多家公司也面臨著不同程度的流動資金短缺問題。這份報告的發布導致 Adani Group 旗下企業的股價集體下跌,市值在短短一周內蒸發了近一半,至少減少了一千億美元。
由於這場危機的影響,Adani 的全球富豪排名從前幾名下滑至第24名。
23. David Thomson & family – $56.0 B (媒體)
David Thomson & family 是加拿大最富有的人之一。以低調著稱的他們儘管擁有巨額財富,也從不炫耀或張揚。他們平時極少在公眾場合露面,若必須參加,也會盡量縮短時間。
在2007年,作為 Thomson Reuters 公司董事長的 David Thomson,在一個視訊會議中宣布加拿大湯姆森集團(Thomson Corporation)收購英國路透集團(Reuters)的消息,整個過程只花了兩分鐘。
在經營上,David 像許多富人一樣非常節儉,還被人們戲稱為小氣鬼。曾有一次,前蘇聯領袖Nikita Khrushchev 開玩笑地對他說:”你的財富死後帶不走”,而 David 回應說:”那我就不死。”
1931年,David 在北灣市創立了一家名為 CFCH 廣播電台的公司,為 Thomson 媒體王國的開端。在他的積極經營下,CFCH 逐漸開始收購其他城市的廣播電台,並拓展到報業領域。
在加拿大的版圖基本確定後,David 開始進軍英國市場,收購了電視台、愛丁堡的《蘇格蘭人日報》以及著名的《星期泰晤士報》。
即使在晚年,David 仍舊保持著收購企業的習慣。他的企業王國在1970年代擴展到包括保險、旅遊和卡車運輸等領域。
他曾經在黎巴嫩考察一家電視台後立即下訂單進行收購。同時,他也參與了當地的石油投資。
在他的自傳中,David 寫道:“你可能會問我,為什麼在風燭殘年時仍然熱衷於投資。我這樣做並不是為了金錢,而是因為我無法理解,像我這樣的人怎麼能在閒暇時花時間玩弄花草或買賽馬票。”
21. Julia Koch & family – $56.4 B (Koch Industries 科氏工業)
她是一位美國社交名媛、慈善家,也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女性之一。60歲的 Julia Koch 在1996年與 David Koch 結婚之前曾是著名時裝設計師 Adolfo 的助理。
2019年8月,她的丈夫去世,享年79歲。她和她的三個孩子繼承了她的丈夫在科赫工業(Koch Industries)中持有的42%股份。
作為一位備受尊敬的慈善家,Julia 積極參與各種慈善活動和社會貢獻。她和 Koch 家族的慈善活動因廣泛涉及教育、醫療、環境和藝術慷慨捐助而聞名,致力於推動這些領域的發展。
Julia 的成功事業和慈善工作使她成為一個受人尊敬和敬佩的人物,她的財富和影響力在商界和社會中都得到了廣泛認可。
21. Charles Koch – $56.4 B (Koch Industries 科氏工業)
David Koch 的弟弟 Charles Koch 是一位美國商人、政治家和慈善家,與 Julia 共同在全球富豪榜上排名第21位。多年來,兩兄弟一直通過向共和黨的捐款在塑造美國政治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作為科赫工業集團(Koch Industries)的共同所有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Charles 常年穩居全球最富有家族榜的前幾名。Koch Industries 涉足化工燃料、生活用品等多個領域,在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僱傭著十餘萬名員工。
在60年代初,Charles 的父親身體狀況日益惡化。為了順利完成業務交接,他要求當時在其他公司工作的 Charles 立即回來準備接班,否則就將公司出售。
當時年僅26歲的 Charles 充滿勇氣和智謀,在四年內使科氏工程的銷售額翻番,並大膽收購了幾家後來創造了可觀利潤的公司,深受父親的認可,職權不斷擴大。
為了壯大他的帝國,Charles 成為了一個工作狂,幾乎沒有休息的時間。
隨著他在行業內的影響力逐漸擴大,Charles 開始受到關注和批評。自由主義哲學家康金(Samuel Konkin III)創造了 “Kochtopus”(Koch和”章魚”octopus的組合)一詞,諷刺卡托研究所打著自由主義旗號巴結像 Charles 這樣的富豪。這種觀點代表了當時許多自由派人士的想法。
20. Michael Dell – $56.7 B (Dell 戴爾計算機)
有人說:“Dell 的一生比微軟創始人 Bill Gates 更加充滿傳奇色彩。”
Michael Dell 是全球領先的計算機系統直銷商 Dell 公司的創始人。在12歲那年,他通過賣郵票賺錢買了他的第一台電腦;16歲時,靠賣報紙賺錢買了一輛寶馬。大學期間,他開始銷售組裝計算機,並在生意火爆後毅然選擇退學成立自己的公司。他首創的直銷商業模式改變了全球計算機市場的格局。
大學期間,他發現大部分經營電腦店的人對電腦了解不多,沒辦法為顧客提供技術支持。在戴爾玩電腦一段時間後,由於無法抑制內心的好奇心,親自拆開電腦,試圖弄清楚它的運行原理。
經過一系列的分析,他得出了一個結論:只要自己的銷售量更多,且沒有中間商從中牟利,自己改裝的電腦就具備價格、品質和服務上的優勢,這樣他就能與其他店鋪,甚至是 Mac、Compaq、IBM 這些大公司競爭了。
當時19歲的 Dell 懷著對電腦的熱情從大學退學。他在奧斯汀租下一間辦公室成立了” Dell 計算機公司”,註冊資金為1000美元。
Dell 公司的快速發展不斷推進。僅成立兩年的公司在1986年的年收入已經達到6000萬美元。隨後,在1988年,Dell 公司成功在納斯達克上市,融資3000萬美元,市值達到8500萬美元。
1997年,32歲的 Dell 成為德克薩斯州的首富,擁有43億美元的淨資產。
2016年,他的身價漲增至198億美元,位居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的第35位。
《財富》雜誌曾評價道:“Dell 的財富足以為每位美國中學生購買一台電腦。”
19. Alice Walton – $60.6 B (Walmart 沃爾瑪)
Alice Walton 是 Walmart 創始人 Samuel Walton 的女兒。在父親去世後,她與其它四名兄弟姐妹平均繼承了父親的財產和股份。
然而,不同於她的兄弟們,Alice 並未參與父親公司的運營,而是將她的精力集中在藝術領域。即使在父親還在世的時候,Alice 在 Walmart 事務中的參與程度相對較低。儘管她會出席公司的年度會議,但她並非董事之一。
年輕時,Alice 離開了家鄉,選擇外出闖蕩。但她最終重新回到了阿肯色州,從零開始創建了一家投資銀行——美洲駝(Llama Company),並幫助當地企業尋求資本投資,同時為其他金融機構提供資產管理服務。
1990年,Alice 當選為阿肯色西北商務理事會(Northwest Arkansas Council)的首任主席,並積極遊說聯邦政府改善阿肯色州的基礎設施狀況。
18. Rob Walton – $61.5 B (Walmart 沃爾瑪)
Rob Walton 是 Walmart 創始人 Samuel Walton 的長子,他繼承了父親的財產,並擔任了23年的 Walmart 董事長。
在他的領導下,Walmart 的規模取得了顯著的增長。 截至2015年,他卸任董事長職務時,Walmart 的門店數量增長到了1.1萬家,員工人數超過230萬。而在他擔任董事長初時,當年的數據僅為約2,000家門店和27.1萬名員工。他的女婿 Greg Penner 接替了他的董事長職位,後者也是預定收購丹佛野馬隊(Denver Broncos)的集團成員之一。
目前,Rob 仍然是 Walmart 的董事會成員,繼續為公司的發展和決策繼續做出貢獻。
17. Zhong Shanshan – $61.9 B (農夫山泉,萬泰生物)
Zhong Shanshan(鐘睒睒)是一個沉寂在富豪榜背後的神秘創業者,也被人們稱為百億隱形富豪。他是中國飲用水巨頭「農夫山泉」的董事長,曾兩度成為中國首富。
- Advertisement -
在12歲時,他輟學並擔任了10年的建築工人,之後從事過記者、種蘑菇和銷售窗簾等各種職業。他的青梅竹馬好友兼作家梅芷回憶說,1977年高考復課時,鐘睒睒雖然連最基本的代數知識都不懂,仍堅持參加高考,連續考了兩年,但都以二十多分的差距落榜。
最終,他聽從父母的建議去了電大。畢業後,他在《浙江日報》謀得一職,在農村部門擔任記者。在報社的5年裡,鐘睒睒跑遍了浙江80多個縣市,採訪了500多位企業家,甚至後來的幾個創業合作夥伴都是在那段時間結識的。
2020年,飲用水品牌農夫山泉在香港交易所上市,股價一度上漲超過85%,使鐘睒睒的身價飆升。根據農夫山泉的公開財報,2021年的總收益高達296.96億元人民幣,淨利潤為71.62億元人民幣。
推薦閱讀:
除了農夫山泉,鐘睒睒還擁有另一家上市公司「萬泰生物」製藥,在2021年的收入就達到了32.8億元人民幣。
鐘睒睒被稱為「孤狼」,在超越了中國的雙馬(馬雲和馬化騰)後,甚至一度超過了亞洲首富——印度的穆克什·安巴尼(Mukesh Ambani)。但人們都在紛紛問起,鐘睒睒到底是誰呢?
與其他富豪不同,鐘睒睒不參加企業家協會,與人交往甚少,也很少接受采訪或曝光個人的消費習慣。他過著低調的生活,不過多追求外界所謂的奢華享受。
他幾乎不和客戶共進晚餐,但作為一個具備文人氣質的人,他深諳傳播中的人性,擁有出色的營銷思維。正是這種獨特的個性和優秀的市場營銷策略,使得農夫山泉這個品牌擁有與眾不同的風格和調性。
16. Jim Walton – $62.8 B (Walmart 沃爾瑪)
Jim Walton 是 Walmart 創始家族中最年輕的兒子,他擁有約13%的 Walmart 股份。曾在 Walmart 董事會任職十多年,直到2016年將這個職位交給了他的兒子 Steuart。
目前,Jim 已經75歲了,並擔任家族企業 Arvest Bank 的董事長。 Arvest Bank 是堪薩斯州歷史最悠久的銀行,擁有200多家銀行分支機構。
根據《財富》雜誌的估計,Walton 家族目前持有 Arvest Bank 約44%的股份,使得 Jim 在金融業也有著顯著的地位和影響力。在家族企業中,Jim 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專注於銀行業務的發展與管理。
15. Francoise Bettencourt Meyers & family – $86.0 B (L’Oréal 歐萊雅)
Françoise Bettencourt Meyers 是一位多才多藝的女性,她既是企業家、慈善家、作家,又是一名出色的鋼琴家,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女性之一。她的祖父 Eugène Schueller 是染髮劑的發明人之一,同時也是歐萊雅(L’Oréal)的創始人。自1997年起,她一直擔任 L’Oréal 公司的董事。
雖然已經69歲高齡,但她的生活並不輕鬆。在2017年,她捲入一場與母親密友之間激烈的法律糾紛後,繼承了價值568億美元的全球最大化妝品集團——L’Oréal 集團。她的母親於2017年9月去世後,她通過家族控股公司 Tethys Invest 的投資和 L’Oréal 股票在證券交易所的高估值,使財富翻了一倍。
L’Oréal 不僅是全球最大的化妝品集團,最近還因收購備受矚目的小眾品牌 Aesop 而再度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
連續三年以來,Françoise 一直位居全球最富有女性榜首,其淨資產達到793億美元。
與一般的億萬富翁女繼承人不同,Françoise 一生致力於履行 L’Oréal 集團董事會成員的責任,並積極追求成為一名作家。她一直保持低調,L’Oréal 集團和她個人從未對媒體就她的職業、個人關係或淨資產發表任何評論或接受采訪。
在2019年,巴黎圣母院遭遇了嚴重的大火後,Françoise 和 L’Oréal 公司承諾提供2.26億美元用於修復該大教堂。她的慈善行動也展現了她對社會責任的關注。
14. Amancio Ortega – $86.1 B (Zara)
根據《福布斯》的報導,西班牙快時尚品牌 ZARA 的創始人 Amancio Ortega 於2016年9月7日一度超過 Bill Gates,成為新任世界首富。與其他富豪不同,他並不為人所熟知,一直默默地從事自己的事業。多年來,他一直榜上有名,穩定地位居福布斯億萬富豪榜前十名。
這位全球首富相對較為低調,Amancio 不喜歡接受媒體採訪,也很少為自己的服裝品牌做廣告。小時候的他生活非常拮据,13歲輟學後在一家服裝店擔任學徒,專門為富人製作襯衫。
他從最初做送襯衫的雜務工作開始,逐漸成為一名裁縫助手,他一步一步學習了服裝設計的精髓和時尚產業的核心運營規則。他踏著這個艱辛的旅程,一步步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和知識。
與大多數零售商不同,他極少進行廣告宣傳,而是將大部分資源投入打造成世界上效率最高的零售集團。 2000年,當 Gap 和 H&M 需要五個月的時間來完成從設計、加工、分銷到銷售的流程時,ZARA 僅需三個星期。這表示他的公司能夠更快地滿足消費者的喜好變化,並有效地減少庫存。
作為 Inditex 旗下最成功的品牌之一,ZARA 被認為是歐洲最具研究價值的品牌之一。
13. Mukesh Ambani – $88.8 B (多元化經營)
Mukesh Ambani,出生於也門亞丁,在1966年與已故父親 Dhirubhai 共同創立了 Reliance Industries(印度瑞來斯實業公司)。起初,這家公司只是一家小型紡織品製造商,如今已發展成為全球第二大的私營集團,也是印度最有價值的公司之一,主要專注於石油和天然氣業務。
Mukesh Ambani 是亞洲唯一一個可以與美國的 Bill Gates 和墨西哥電信大亨 Carlos Slim 相提並論的超級富豪,同時也是亞洲第二位成為世界首富的人,僅次於日本的田中井正明。
他家族企業的收入一度佔據印度國內生產總值(GDP)的3%,顯示了他們在印度經濟中的重要地位。
儘管在父親去世時,兄弟之間的矛盾並未立即顯露,但幾年後卻迅速升級,猶如火山噴發般激烈。幸好,母親 Kokilaben Ambani 發揮了調解的關鍵作用,最終促使雙方達成和解,並製定了一套和平的分家計劃。這個計劃的達成讓外界投資者都鬆了一口氣,對家族企業的穩定性和可持續發展充滿了信心。
經過數十年的發展,Reliance Industries 集團現已成為印度最大的私營家族企業,業務涵蓋能源勘探、石油化工、紡織、零售和數字服務等領域。
通過在多個領域的多樣化經營,該集團已經成為印度商業界的重要代表,並持續為印度經濟的發展作出突出貢獻。
12. Michael Bloomberg – $94.5 B (Bloomberg 彭博社)
Michael Bloomberg 是 Bloomberg LP (彭博社)的創始人,他的成功經歷堪稱傳奇,從貧困的少年成長為公司高管,再到成為行業巨頭。
出生於波士頓的他在一個中產階級家庭中長大。儘管家庭並不富裕,但 Michael 從小就表現出優秀的成績,並且非常勤奮努力。
大學畢業後,他進入哈佛商學院深造,並於1966年被金融服務公司所羅門兄弟聘用。在這家公司,Michael 最初從事入門級工作,但憑藉著出色的表現,不斷晉升,先負責公司的股票交易業務,後來升至信息系統部門的主管。在30歲時,他已經成為華爾街大宗股票交易的明星,備受《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等美國權威報刊追捧。
然而,他的人生出現了重大轉折。 1981年,所羅門公司內部發生了紛爭,面臨被收購的局面。當時39歲的 Michael 被公司解僱,結束了長達15年的所羅門工作生涯,他因此獲得了一筆1000萬美元的遣散費。這筆意外的財富成為了他日後建立商業帝國的基石。
失業後的 Michael 並沒有氣餒,僅在第二天,他就有了新的想法。通過對當時市場進行分析研究,他發現了一個新的市場機會,決定創立一家科技公司,專注於提升金融體系的透明度和公正性,主攻證券市場信息領域。
他的公司不斷擴展,如今在全球名聲顯赫,在120個國家/地區擁有約20,000名員工。此外,正是在2001年9/11恐怖襲擊發生幾週後,Michael 成功當選為紐約市市長,並在任期內受到廣泛讚譽。他的職業生涯從一個普通人的努力奮鬥開始,逐步成長為行業巨頭和傑出的政治領導者,為全球的創業者和領導者們樹立了典範。
11. Mark Zuckerberg – $96.0 B (Facebook 臉書)
2022年對於全球科技巨頭來說似乎是不太順利的一年,Meta 公司的 CEO Mark Zuckerberg 也未能倖免。自從他將公司名稱從 Facebook 改為 Meta 以來,這位年僅39歲的年輕企業家的財富一直都在走下坡。
他對 Metaverse 的推動引發了廣泛的批評,Metaverse 是一個通過頭戴設備進入的虛擬世界,而要實現這個創新世界需要每年數十億美元的投資才能完成。
儘管 Meta 進行了大規模的裁員,但 Mark Zuckerberg 對元宇宙的抱負仍在影響 Meta 的業績。根據倫敦駐地的研究公司 Arete Research 的高級分析師 Rocco Strauss 的觀點,由於 Meta 的虛擬現實套件銷售折扣幅度較大,售價為1500美元的 Quest Pro 有時的折扣高達25%,因此導致導致公司的每股收益預期和市盈率都過高。
一份由溫哥華投資銀行 Canaccord Genuity 於4月17日發表的分析師報告指出,美國政府可能對 Meta 的競爭對手 TikTok 實施禁令,而這可能對 Meta 有所好處。因為 Meta 旗下的 Instagram 部門聲稱,目前他們廣告預算的75%都花在了這家中國公司身上。
儘管目前面臨一些挑戰和批評,Mark 作為科技界的重要人物,他不僅保持著巨大的影響力,而且引起了全球的關注。他的努力和對 Metaverse 的投入給社交媒體和虛擬現實領域帶來了巨大的變革,塑造了現代科技的格局。
10. Sergey Brin – $100.2 B (Google 谷歌)
Sergey Brin 是 Google 的聯合創辦人之一,他在馬里蘭大學獲得學士學位後跟隨了父親和祖父的腳步,專注於學習數學和計算機科學。隨後,他進入斯坦福大學攻讀博士學位。
在斯坦福大學期間,他與 Larry Page 相遇並合作開發了一個名為 BackRub 的搜索引擎(Google 的前身)。這個項目意外地在斯坦福大學受到了熱烈歡迎,並獲得了斯坦福校友的首筆10萬美元投資。兩人後來放棄了博士學位,並在門洛帕克租用了 YouTube CEO Susan Wojcicki 家的車庫,創辦了 Google。
儘管 Sergey 目前已經不再擔任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的總裁,但他仍然是該公司的重要股東和董事會成員。為了有效管理他龐大的財富,Sergey 創立了家族辦公室 Bayshore Global Management。
除了財務管理,這個家族辦公室還擔當著“生活管家”的角色,關注著 Sergey 和他家庭成員的生活品質和需求。同時,作為“公關管家”,Bayshore Global Management 也協助處理 Sergey 在公共形象和媒體關係方面的事務,確保他的聲譽和形象得到有效維護。
隨著 Google 推出改進後的搜索引擎,Larry Page 和 Sergey Brin 的總財富也因此增加。
最新數據顯示,Larry 的淨資產增加了94億美元,總額達到1069億美元,而 Sergey 的淨資產增加了89億美元,總額達到1021億美元。
Sergey 作為 Google 的創辦人之一,他的成就和貢獻不可忽視。他的創新思維和技術追求推動了 Google 的發展,並對整個科技行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個的成功故事激勵著無數創業者和技術專業人士,成為商業界的典範和領袖。
9. Steve Ballmer – $100.3 B (Microsoft 微軟)
Steve Ballmer 在2000年至2014年期間擔任了微軟公司首席執行官一職位,並在此期間積累了巨額財富。
2014年,Steve 辭去微軟首席執行官的職務。他以2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洛杉磯快船隊,並成為美國最富有的體育老闆之一。儘管這筆交易數額巨大,但相對於他當時的資產252億美元而言,這只是小數目。
- Advertisement -
在2020年3月,Steve 集團承諾捐贈超過2500萬美元,用於支持西雅圖、密歇根州東南部和洛杉磯應對新冠疫情的危機。其中包括向華盛頓醫科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Medicine)的緊急基金捐贈了1000萬美元,旨在加速新冠疫苗的研發和測試。
Steve 以自己的財富和資源積極改變社會,他的慷慨捐贈和社會責任意識展現了他對社會福祉的關注,通過實際行動回饋社會。他不僅在科技界取得了巨大成就,還積極回饋社會,為社區和公共事業做出重要貢獻。
8. Carlos Slim Helú & family – $100.9 B (電信)
Carlos Slim Helú 是一位是黎巴嫩裔商人、投資者和慈善家,也是墨西哥最富有的人之一。他的一生受到媒體和紀錄片製作者的關注。
儘管在14歲時不懂西班牙語,Carlos Slim 的父親 Julián Slim Haddad 決定去到墨西哥,並幫助他的家族逃離黎巴嫩奧斯曼帝國的束縛。
在墨西哥革命期間,Carlos 的父親利用購買房地產的機會幫助許多人逃離該國。他還與他的兄弟合作開設了一家名為 “The Star of the East” 的商店,這進一步增加了他的財富。
Carlos 從父親那裡接受了出色的財務教育,因為父親教導他將所有的收入和支出記錄在筆記本上。每週結束時,他們都會一起坐下來分析該週的花費。他的父親建議他不要將錢花在不必要或平庸的事情上。 Carlos 因此學會了以正確和有效的方式管理自己的資金,並最終獲得了回報。
此外,小時候的他經常在墨西哥城林肯公園(Lincoln Park)前的房子樓梯下賣糖果,將自己的產品賣給了親戚,如堂兄弟姐妹和叔叔。
1990年,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壓力和世界銀行對市場經濟模式的開放政策影響,墨西哥政府決定實行大規模的私有化運動,將大量國有資產轉為私有。
Carlos 看準機會,購入了墨西哥國家電信公司 Telmex,並在接下來的五年中,他投入數十億美元進行設備和技術的升級,同時全面改革了經營模式和理念。 他成功將墨西哥國家電信公司轉型為一個現代化、專業化的巨頭企業。即便在今天年事已高之際,他依然全情投入工作,毫不懈怠。
Carlos 的成功故事展示了他的勤奮和商業眼光。他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智慧積累了巨大的財富,並成為墨西哥商界的重要人物。他的經歷激勵了許多人,並證明了勤勞和智慧在實現成功中的重要性。
7. Larry Page – $105.4 B (Google 谷歌)
Larry Page 是谷歌的聯合創始人之一,近期谷歌推出了一款經過改進的搜索引擎,加入了人工智能功能。這一變革受到了投資者的好評,使得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的股價上漲,使得兩位聯合創始人的財富迅速增長了180億美元。
儘管 Larry 和 Sergey 已經決定淡出公司的日常運營,但近年來他們對人工智能格外關注,並積極參與公司事務。Larry 一直不太在意外界的看法,他更關注尋找下一個更大的創新想法。一旦發現了更大的機會,他會將那些相對較小的事務交給小 CEO 來處理。
雖然 Larry 淡出公眾視野,但他並未完全隱退。他頻繁參加機器人會議、TED 等活動,是各種學術聚會的常客,如 Solve for X 和 Sci Foo Camp。在這些場合,可以清楚地看到他與人討論技術問題,並給予創業者建議。 Larry 積極參與科學界,展示了他對技術發展和創新的持續關注。他的活躍參與證明他仍對行業進展充滿熱忱,並願意分享自己的見解與經驗。
6. Bill Gates – $115.0 B (Microsoft 微軟)
Bill Gates 是微軟公司的創始人之一,以創立微軟公司和他的慈善事業而聞名,同時也是計算機行業的重要人物。有人曾說,他一秒鐘賺到的錢比一般上班族一天的收入還多。
從年輕時期開始,Bill 對計算機編程表現出了出色的天賦。他在13歲時開始學習計算機編程,並在中學時期對電腦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幾乎將所有的時間都投入到計算中心裡。
1975年的冬天,Bill 和 Paul Allen 從 MITS 的 Altair 計算機獲得了靈感,看到了商機和電腦的未來發展方向。於是他們給 MITS 的創始人 Henry Edward Roberts 打電話,表示可以為 Altair 公司提供一套 BASIC 編譯器。
他們在 Bill 的寢室裡待了整整8個星期,日以繼夜地編寫和調試程序。兩個月的通宵達旦付出終於產生了世界上第一台微型計算機—— MITS Altair 的 BASIC 編程語言,MITS 對此也非常滿意。
18歲時,Bill 被哈佛大學錄取,但在一年後決定退學。於1975年,他與好友保羅·艾倫共同創辦了微軟公司,並擔任董事長、CEO 和首席軟件設計師。
微軟公司提供的 BASIC 成為早期個人電腦最重要的軟體元素之一,使得 Bill 成為電腦業界的重要人物。從1995年到2021年的27年間,Bill 曾18次成為“世界首富”。
然而,Bill 並不僅僅關注財富。在全球疫情背景下,他做出了重要決定,計劃將所有財富捐給基金會,以改善人們的生活。Bill 認為自己有義務以能夠減少痛苦和改善生活的方式將自己的資源返還給社會。他希望其他擁有巨大財富和特權的人也能夠加入到這一行列。
除了他的商業成就,Bill 還對科技和創新保持持續關注。他曾公開表示,OpenAI 開發的 GPT人工智能模型是自1980年現代圖形桌面環境出現以來最具革命性的技術進步。他的影響力和貢獻使他成為世界上備受尊敬的商業和慈善領袖之一。
5. Warren Buffett – $116.0 B (Berkshire Hathaway 波克夏)
人人眼中的世紀股神 Warren Buffett 巴菲特,被公認為史上最偉大的投資家之一。他從小就展現出非凡的投資意識,對股票和數字的熱愛程度遠超過家族中的任何人。在中學時期,除了利用課餘時間做報童之外,他還與朋友合夥將彈子球遊戲機(Pachinko)租給理髮店老闆,來賺取額外的收入。
巴菲特所擁有的 Berkshire Hathaway 最初是一家紡織公司的前身。他曾形容波克夏公司是他投資過的最糟糕的公司,就像是在“把一堆鈔票投入到一個糟糕的企業中”。
然而,在他獲得柏克夏的經營權後,通過精準的保留盈餘配置,成功地將其轉型為一個多元化的控股公司。 波克夏已經跨足了房地產、意外險、再保險以及特殊類保險等多個領域,直到1985年才完全放棄紡織業務。在此之前,他已經在股票市培養出了獨到的洞察力。
他倡導的價值投資理念風靡全球,通過在股票和外匯市場的投資,他成為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富翁。憑藉睿智的投資決策,他積攢了巨額財富。
由於他所做的股市投資往往能夠帶來盈利,因此人們賦予他“股神”的美稱。巴菲特在選擇投資時從不以市場分析師的身份進行預測,而是將自己視為企業經營者,給出自己的觀點。他相當反對短線交易,認為那只是浪費時間和金錢,同時還會影響操作的績效。
巴菲特多年來擁有獨特的投資理論,使他在股市上取得了長期的成功,並成功避開了高科技股的風險。他的投資策略有三個關鍵要點:
首先,他只進行長期投資,他的投資對像不僅僅是概念、模式或者股票本身,而是真正有可預見收益的企業。他對那些能夠持續創造價值並具備良好經營前景的企業持有長期信心。再来,他厭惡過多依賴股票期權的股票,比如高科技股,他稱這類型股票為彩票,因為風險較高且難以預測。第三,他認為購買身邊熟悉的品牌是最可靠的,他會觀察哪個品牌做廣告多、深受消費者喜愛,就選擇投資這些品牌。
巴菲特的獨特投資理論和敏銳的眼光使他成為世界上備受尊敬的投資大師之一。他以其深思熟慮的投資策略和長期穩健的投資風格,為廣大投資者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啟示。
推薦閱讀:
4. Larry Ellison – $132.9 B (Oracle 甲骨文)
Larry Ellison 是世界上最大的數據庫軟件公司 Oracle (甲骨文)的聯合創始人和前 CEO。年輕時的 Larry 非常聪明,但也有著叛逆的一面。他考上了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和芝加哥大學主修數學和物理,但對傳統的教學方法不感興趣,而選擇退學。
離開學校後,他自學計算機,並在之後換了多家公司工作,但收入很不穩定。然而,這個看似毫無作為的失敗者,在32歲那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1977年,IBM 發布了《大型共享數據庫數據的關係模型》的研究,Larry 聞到商機並著手研究。隨即將自己全部身家1200美元與朋友合夥創辦了“軟件開發實驗室”,這便是甲骨文的前身。
剛好這時候美國中央情報局(CIA)需要情報信息管理,但 IBM 只有理論沒有產品。於是,Larry 抓住機會用 IBM 的原理開發了產品,在幾個月後向 CIA 交貨,賺取了第一桶金。從此,他不斷投資,積累財富。
Larry 的投資智慧也令人矚目。他於2017年以約90億美元收購了雲計算公司 NetSuite Inc.;2018年,他以約10億美元購買了特斯拉1500萬股,成為當時僅次於 Elon Musk 的最大個人股東;2020年,他收購了 TikTok 美國業務12.5%的股份,使他在該公司的股份從10億美元增值至130億美元。
除了投資 IT 行業,Larry 還對房地產投資興趣濃厚,並在世界各地擁有房產,其中包括夏威夷拉奈島98%的股權,估值高達3億美元。據說他在美國馬里布擁有大約24套房產,價值估計在2億至2.5億美元。 更令人矚目的是,他在2022年以創紀錄的1.73億美元買下了佛羅里達州馬納拉潘地區一套5852㎡的超級豪宅。
Larry 憑藉著他的商業智慧和投資眼光,成為了世界上備受矚目的成功企業家之一。他在不同領域的成功投資體現了他的多面才華和決策的準確性,為人們樹立了榜樣,讓更多人受益於他的智慧和經驗。
3. Jeff Bezos – $146.6 B (Amazon 亞馬遜)
Jeff Bezos 是亞馬遜的創始人,他的創業故事始於1994年,當時他偶然發現互聯網的用戶數量每年以驚人的2300%增長速度,這一瞬間激發了他在IT界創業的念頭。
隨後,他在考察了多種商品後,最終選擇了圖書作為亞馬遜的創業項目,因為他認為圖書特別適合在網上展示。同時,他注意到當時美國最大的連鎖書店、也是全球第一大書店的年度銷售額只佔了市場總比的12%,為滿足消費者的真實需求,他決心專注於這個市場。於是,他在擁有龐大書商物流的西雅圖創立了第一家公司,即亞馬遜的前身 Cadabra。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亞馬遜在全球範圍內蓬勃發展,成為無數人網購的首選平台。在2020年疫情期間迎來了網絡購物的高潮,使股價和 Jeff 的財富都大幅增長。
然而,Jeff 並未止步於電商領域。他在其他領域也展現出非凡的企業家精神。他創立了藍色起源公司,致力於推進太空探索,實現人類登陸太空的夢想。此外,他以2.5億美元收購《華盛頓郵報》,為傳媒行業注入新的活力。。
他在2021年卸任亞馬遜 CEO 一職,但他繼續投身於慈善事業和環境保護領域。他成立了貝索斯地球基金(Bezos Earth Fund),承諾投入巨資用於解決氣候變化等全球性問題,積極回饋社會。
Jeff 不僅是商業成功的代表,更是一位富有社會責任感的慈善家和環保倡導者。
2. Bernard Arnault & family – $214.8 B (LVMH)
Bernard Arnault 是是法國奢侈品行業的巨頭,也是 LVMH 集團的創始人和主要領導人。他年輕時在巴黎綜合理工學院學習工程學,後來加入了父親的公司擔任工程師。然而,他很快就發現了自己對時尚和奢侈品行業的濃厚興趣。
然而,他的事業真正轉折點是在1983年,當時他與家人搬往美國發展房地產業務。但他很快決定回到法國,成立了控股公司 Agache Financiere,開始在奢侈品行業謀求發展。
在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全球股市遭遇暴跌,但 Bernard 卻抓住機會勇敢收購了 LVMH 集團,成為持有超過25%股份的主要股東。儘管當時股東之間爭奪激烈,他最終取得了勝利,成為 LVMH 集團的 CEO,從此專注於時尚產業。
之後的幾十年裡,Bernard 帶領 LVMH 集團進行一系列成功的收購,逐漸將公司擴展成為全球奢侈品領域的巨無霸。 Louis Vuitton、Givenchy、Marc Jacobs 等眾多著名品牌都成為 LVMH 旗下的一部分。
他的商業野心不止於此,他在2001年到2002年期間秘密收購了愛馬仕4.9%的股份,後來又藉助股權掉期方式購得了愛馬仕17%的股份,使得他在2010年10月擁有了愛馬仕22%的股份。然而,這個收購行動引發爭議,最終導致法國金融市場監管局對 LVMH 集團處以巨額罰款。
他與愛馬仕之間的糾紛最終通過法院干預得到解決。 Bernard 因為收購愛馬仕股份的行為被稱為“隱形的捕食者”,並被限制將持有的股份轉移給其他股東和機構投資者,同時在5年內不能再購買任何愛馬仕的股票。儘管經歷了波折,但全球對高級奢侈品的需求持續上升,使得 LVMH 集團的利潤不斷創歷史新高。
Bernard 曾在一次採訪中談到賺錢的秘訣:「不要想著賺錢。做好自己該做的事,就會獲得利潤。」他的商業智慧和眼光使他成為了全球奢侈品行業的領軍人物,同時也為世界帶來了許多知名品牌和優質產品。
1. Elon Musk – $215.6 B (Tesla, SpaceX)
Elon Musk 是一位充滿創新和挑戰精神的企業家。在24歲時,他與弟弟 Kimbal Musk 合作開發了 “Zip2” 電腦軟件,主要為新聞媒體提供在線城市導航和指南信息。 1999年,他們成功吸引了 Compaq 電腦公司的注目,以3.07億美元現金和3400萬美元股票期權收購了 Zip2,這也標誌著 Elon 事業的起飛。
Elon 早在當時就明確表示未來想涉足三個領域:互聯網、再生能源和太空科技。他的夢想不僅停留在地球,於是他投入了他一生的夢想——太空探索。2002年,他創立了 SpaceX 太空探索技術公司,並擔任 CEO 和 CTO。他的願景很明確:以安全和節約成本為前提,探索外太空的一切事物,從月球和火星開始。於是 Elon 便投身於太空科技,以挑戰人類探索宇宙的極限。
Elon 曾坦言,自創辦 SpaceX 和 Tesla(特斯拉)之後,他每週工作大約80到100個小時。他的熱情和毅力推動著太空科技的進步。
同時,他也投入了研究再生能源和電動汽車領域。他創立的特斯拉公司致力於推動電動汽車的發展,為環保和可持續能源做出貢獻。
2022年,他的淨資產達到了2190億美元,超過亞馬遜創始人 Jeff Bezos,成為全球首富。然而,這個位置並不長久,後來被奢侈品巨頭路易威登集團背後的法國大亨 Bernard Arnault 超越。
Elon 在過去一年裡出售了大量特斯拉股票,以支持他購買 Twitter 的費用。這也意味著特斯拉不再是他最大的資產,但這並沒有減損他在商業上的成功和影響力。這一舉動反而顯示了他的商業策略和決策的靈活性,同時也表明他對自己所投資項目的長遠規劃。
他的夢想和願景正在改變著人類的未來發展,無論是在太空科技領域的探索,還是在推動綠色能源和電動汽車的發展。透過他對太空科技的堅持和推動,人類正逐漸實現探索外太空的夢想,將它變為現實;而在電動汽車領域,他的創新和領導地位推動了汽車產業邁向更環保和可持續的方向。
總結
在這份榜單中,美國企業家繼續保持全球財富競爭的領先地位,特別是眾多美國科技巨頭在榜單上佔據高位。同時,亞洲地區的富豪數量也在迅速增長,展現了亞洲市場在全球經濟中日益增強的影響力。
這些商界佼佼者不僅在創業領域有所斬獲,同時也擔任慈善家的角色,致力於解決社會問題和環境挑戰,為全球可持續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儘管這些富豪的地位顯赫,但他們同樣面臨著各種挑戰和風險。要在千變萬化的市場中站穩腳跟並走得更遠,除了實力,還需要有遠見與目光。
推薦閱讀:
免責聲明
此文章內容僅作為教學、分享及參考的用途,而非專業的投資建議。由於個人的情況及需求不同,你可以聯係 Spark Spark Finance 團隊或咨詢你的理財規劃師,以取得專業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