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忙忙碌碌一輩子,追求的是在三餐溫飽之餘,還能夠累積財富,讓自己早點脫離追著錢跑的老鼠圈。但,明明已經很努力工作,加班再加班,每個月到手的薪資還是追不上通貨膨脹的壓力。
難道「工字真的不出頭」,打工族就該窮一世嗎?
其實,我們的收入除了被通貨膨脹一點點吃掉,在財富累積的路上還隱藏了兩個陷阱——稅務與公積金,週而復始地阻止我們變有錢。
究竟稅務和公積金是如何限制我們累積財富走向財務自由?身為打工一族,難道永遠無法突破這種限制嗎?
本文和大家聊聊稅務和公積金對打工族收入的影響,以及打工族也可以開始變有錢的3個步驟,讓打工族都能擺脫這兩個陷阱,實現財富升級。
打工族為什麼不能致富?
你有沒有發現,作為打工一族,收入越高,賺到的錢越多,每年要繳納的稅就越高,實際流進口袋的錢就越少。相反地,收入差不多的自顧人士,在繳稅過後,實際流進口袋的錢比打工族高出不少。
問題出在哪裡?
答案是:打工族和經商人士被徵收稅務的先後順序不一樣。
在稅收制度下,打工族是「先徵稅,後花費」,而自僱人士則是「先花費,後徵稅」。先後次序不同,收入的差異就超過20%。
下面我們以「打工族設計師」和「自由業設計師」為例子說明兩者的收入框架差異。
受到公積金的影響
我們先看公積金如何影響收入。假設老張是公司聘請的設計師,屬於打工族;小明則是自由業設計師,屬於自僱人士。他們的月收入都是 RM5,000。
先看打工族老張的收入結構:
月收入 RM5,000,還未計算強制公積金 EPF(雇主繳納13% + 個人繳納9%),老張實際到手的淨收入為 RM4,027。算法如下:
月薪 | RM5,000 |
– EPF @ 13% | – RM575 |
實際月薪 | RM4,425 |
– EPF @ 9% | – RM398 |
淨收入 | RM4,027 |
簡單來說,老張作為打工族,每個月要強制繳納公積金 RM973,月薪還未到手前已經少了19.46%。
接著來看看自僱人士小明的收入結構:
同樣月收入 RM5,000,小明作為自由業者,不需要繳納公積金,因此袋袋平安 RM5,000。
受到個稅級次(Tax Bracket)的影響
除了公積金,稅務是另一個阻止打工族變有錢的因素。
內陸稅收局(LHDN)規定,只要在馬來西亞居住至少182天,且擁有個人收入,就是馬來西亞的稅務居民,必須向稅務局申報收入。達到應繳稅收入門檻(全年總收入 – 贈與及捐款 – 個人減免項目),便需要繳稅。
個人減免項目含無條件減免 RM9,000、公積金、優質生活開銷、人壽、醫藥保險等,這裡我們假設老張和小明的稅務豁免總額都是 RM16,000。
打工族老張:
淨收入是 RM4,425,全年的淨收入是 RM53,100,扣除免稅額 RM16,000,應繳稅收入是 RM37,100,個稅次級落在 RM35,001 – RM50,000之間。
【稅率】
前 RM35,000 = RM600
後 RM15,000 = 8%
【稅金計算】
前 RM20,000 稅金 + 後 RM2,100(8%稅率)
= RM600 + RM168
= RM768
老張的應繳稅金是 RM768。繳稅後,老張真正的淨收入是 RM47,556(RM48,324 – RM768)。
自由業小明:
前面說過,小明的月收入 RM5,000不需繳納公積金,可以袋袋平安。但,事實上小明需要承擔生意開銷(即經商成本),如水電費、網絡費、交通費、辦公室用具費用等等,RM5,000並非淨收入。
不過,作為自由業者,小明的優勢是可以先扣除生意開銷,再支付稅務,因此可省下不少稅金。
假設小明的全年總收入為 RM60,000(RM5,000 x 12),全年生意開銷是 RM10,000,扣除免稅額 RM16,000,應繳稅收入是 RM34,000,個稅次級落在 RM20,001 – RM35,000之間。
【稅率】
前 RM20,000 = RM150
後 RM15,000 = 3%
【稅金計算】
前 RM20,000 稅金 + 後 RM14,000(3%稅率)
= RM150 + RM420
= RM570
小明的應繳稅金是RM570。繳稅後,小明真正的淨收入是 RM59,430(RM60,000 – RM570)。
我們將公積金和稅務的明細整理到圖表後,不難發現打工族和自僱人士之間的收入差距是特別大的。同樣的 RM5,000月收入,在層層公積金與稅務後,一年下來,打工族老張拿到 RM47,556,而自僱人士小明則拿到 RM59,430,兩者之間相差了20%左右。
老張 – 打工族設計師 | 小明 – 自由業設計師 | |
月薪 | RM5,000 | RM5,000 |
年薪 | RM60,000 | RM60,000 |
EPF @ 13% | RM53,100 x 13% = (RM6,900) | – |
EPF @ 9% | RM53,100 x 9% = (RM4,776) | – |
扣除生意開銷 | – | (RM10,000) |
個人稅務豁免項目 | (RM16,000)(EPF包括在内) | (RM16,000) |
應稅收入 | RM53,100 – RM16,000 = RM37,100 | RM60,000 – RM10,000 – RM16,000 = RM34,000 |
稅金 | 前 RM35,000 徵 RM600 後 RM2,100 x 8% = RM168 RM600 + RM168 = RM768 | 前 RM20,000 徵 RM150 後 RM14,000 x 3% = RM420 RM150 + RM420 = RM570 |
稅後收入 | RM60,000 – RM6,900 – RM4,776 – RM768 = RM47,556 | RM60,000 – RM570 = RM59,430 |
延伸閱讀:有錢人都在用的避稅方法!教你3招聰明節省所得稅
既然公積金和稅務無法避免,打工族有什麽方法可以累積財富?
在社會體制下,稅是我們每個人無法逃避的責任,身爲國民都有義務繳稅。國家有了稅收,才能持續發展。收入越高,打工族要繳的稅也越多;而公積金則是為了退休生活準備。和自僱人士相比,打工族累積財富的速度自然比較慢。
那麼,打工族是不是就只能認命,在體制的影響下永遠處於劣勢?當然不是,下面為大家總結3個打工族累積財富的方法,讓你從今天就開始變有錢!
打工人致富步驟一:透過資源換資金
在一開始打工的階段,我們唯一的資源就是時間與能力。剛出社會打工,沒錢也沒經驗,個人的時間價值比較低,但是我們可以透過投資自己,提升自我能力、承擔責任,強化個人的時間價值,讓自己成爲那個在公司無法被替代的人。
在科技發達的時代,很多資訊都隨手可得。重要的是,這些資訊都是免費的。我們可以透過網絡上的文章、視頻,學習別人的經驗以提升自我能力,如理財與投資技巧、溝通技巧等等。
舉個例子,如果你從事的工作是機修專員,你也能在網絡上學習機械維修,透過別人的分享增強業務能力,瞭解別人是如何解決問題,繼而提升工作表現。
如果經濟能力允許,也可以報名付費課程,或者購買書籍閲讀,從別人的經驗學習,可以少走彎路,讓你更快達到自己理想的目標。
當你掌握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夠獨當一面,為公司創造更大價值,自然能獲得老闆的認可,給你升職加薪,想盡辦法留住你。
這個時候,你便成功地把資源變成資金。收入增加,可投入在財富成長的資金也會變多,進入下一個「用錢賺錢」的階段。
打工人致富步驟二:透過資金換資產
當你的資金累積到一定程度,可以開始買入能升值的資產,例如股票、基金、房地產等等。透過購買生產性資產,讓這些資產被動式創造現金流,透過複利的力量,幫助你累積財富。
我們都知道,通脹會使得現金貶值。假如單純保留資金,不將資金換成生產性資產,總有一天這筆錢會越來越不值錢,未來需要用更多錢,買進同樣的商品。
舉個例子,10年前一碟雞飯只需3.50令吉,今天一碟雞飯已經漲到需要6令吉至7令吉。通貨膨脹的威力,讓投資變成一種必要選擇。
在馬來西亞,買入生產性資產的門檻很低,以投資股票來說,只需RM100就能開始投資股票。可閱讀這篇《新手投資股票入門指南》了解更多。
此外,股票和基金的資本增值,是不需要繳稅的。這樣你可以有效增加被動收入。
打工人致富步驟三:透過資產換資本
一般來說,打工族從領月薪到獲取公司資本(股權),成爲公司的合夥人,透過公司的資本增值實現財富升級,可說是是打工界裏的高手了。
在這裏給個實際的例子:有一位前臺服務員剛入職阿里巴巴時,馬雲給了她0.2%股權。這位前臺服務員工作了19年,就在等阿里巴巴上市的那一天。2014年9月,阿里巴巴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這位服務員的身家在那一刻正式過億。
當然,從打工到股權,不是每一個人都能走到這個高度。想要透過股權實現財富升級,必須得擁有相應的工作能力,為公司創造價值。當你有能力解決別人解決不到的問題,自然就能賺到別人賺不到的錢。
總結
在現有的社會體制下,打工族創造財富從來都不是夢,取決於個人的能力,以及實現目標的決心,你也可以成為高薪一族,靠這三個步驟越來越有錢!
最後,祝讀到這裏的你,工作順利。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你累積財富。
影片版內容請看這裡
免責聲明
此文章内容僅作爲教學、分享及參考的用途,而非專業的投資建議。由於個人的情況及需求不同,你可以聯係 Spark Spark Finance 團隊或咨詢你的理財規劃師,以取得專業的建議。